一問三不知

成語拼音

yī wèn sān bù zhī

一問三不知成語解釋

原意是對某一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都不知道,現在用來表示對實際情況一點也不知道。

典故出處

《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成語典故

出處《左傳 哀公二十七年》故事公元前468年,晉國的大夫苟瑤率大軍討伐鄭國。鄭國在春秋初年是個強國,後來日漸衰弱,成爲一個弱小的諸侯國。鄭國君王抵擋不住晉軍的進攻,於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齊國去求救。齊因的君主平公不能容忍晉國吞併鄭因而更加強大,構成對齊國的威脅,就派大夫陳成子率軍前去救援。陳成子率軍到達淄水河岸的時候,天下大雨,士卒們不願意冒雨過河。鄭國的嚮導子思說:“晉國的兵馬就在敝國都城的屋子底下,所以前來告急,敝國的君臣,正焦急地盼望齊軍早日到達。如果再不行進,恐怕要來不及了。”陳成子披着雨篷,拄着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揮齊軍過河。戰馬見了的舀滔的河水嚇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們過河,經過一番努力,齊軍安全地渡過了淄水,準備與晉軍交戰。晉軍統帥苟瑤見齊軍軍容嚴整,心裏有點害伯,便對左右的部將說:”我占卜過攻打鄭國,卻沒有占卜過和齊國作戰。他們的軍隊排列得非常整齊,我們恐怕打不過他們。”部將們也贊成他的看法,主張撤兵。苟瑤一邊下令撤軍,一邊派一位使者去齊軍營地拜見陳成子。使者說:“我們的統帥讓我向您解釋:這次晉國出兵,其實是爲了替您報仇。您陳大夫這一族,是從陳國分文出來的。陳國雖然是被楚國滅掠的,但卻是鄭國的罪過。所以,敝君派我來調查陳國被滅的原因,同時間問您是否在爲陳國憂愁。”陳成子聽了使者的活,知道這是苟瑤編造出來的說言,十分生氣他說:“欺壓別人的人絕沒有好下場:像苟瑤這樣的人難道能夠長久嗎?”齊國的使者走後,有個名叫苟寅的部將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聽了嚴肅他說:“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方纔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回國以後,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苟寅自知失言,後悔地說:“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爲計麼總是得不到信任而要逃亡在外了,君子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怎能不碰壁呢?”幾天後晉軍撤兵,陳成子也率軍回國。

成語造句

他對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竟然一問三不知,真是讓人無語。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叫晉國。當時晉國的實力較爲強大,想要對外擴張。 有一次,晉國攻打鄭國,鄭國自知難以抵擋,便向齊國求救。齊國派遣大夫陳成子率軍前去援救鄭國。 當陳成子率領的齊軍快要到達鄭國時,晉國的軍隊就撤退了。這時,有個叫荀寅的晉國大夫向晉國的執政大臣報告說:“陳成子這次前來一定別有用心,我看他的行爲很可疑,好像有什麼陰謀。”執政大臣就問荀寅:“你有什麼根據這麼說呢?”荀寅卻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來,只是含糊地說:“我只是有一種感覺,具體的情況我也說不清楚,反正就是覺得不太對勁。”執政大臣非常生氣,斥責荀寅說:“你這簡直是一問三不知!你不知道敵人的陰謀是什麼,不知道自己的判斷有沒有依據,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就隨便在這裏亂說,簡直是擾亂軍心!” 荀寅聽了之後,羞愧難當。這件事情後來被人們傳頌開來,“一問三不知”這個成語也就由此誕生,用來形容一個人對事情的開始、經過和結果都不清楚。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個成語不斷被提及和運用。它提醒着人們,在面對各種情況時,要有清晰的認知和準確的判斷,不能僅憑模糊的感覺或毫無根據的猜測就輕易下結論。否則,就會像荀寅一樣,不僅不能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反而會給人留下無知和不靠譜的印象。無論是在國家大事、軍事策略中,還是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我們都應該努力做到對事情有全面的瞭解和把握,避免成爲那個一問三不知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複雜的環境中做出正確的決策,取得更好的成果。 如今,“一問三不知”依然在警示着我們要保持求知的態度,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對待任何事情都要追根究底,不能糊里糊塗地過日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進步,避免因爲無知而犯下錯誤,走向成功的彼岸。

一問三不知-成語圖片

一問三不知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