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盜鈴
成語拼音
- yǎn ěr dào líng
掩耳盜鈴成語解釋
- 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典故出處
- 《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成語典故
-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裏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裏吊着一口大鐘。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裏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揹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裏偷鍾嗎?他心裏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 自知》“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爲。
成語造句
- 他以爲自己可以偷偷拿走別人的東西而不被發現,這簡直就是掩耳盜鈴。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紛爭不斷,社會動盪不安。在一個名爲衛國的小國中,有一個貪婪而愚蠢的人,名叫張三。
張三整日遊手好閒,卻總想着不勞而獲。一天,他路過一個富戶人家,看到門口擺放着一個極其精美的大鐘。那大鐘造型別致,上面雕刻着華麗的圖案,一看就價值不菲。張三頓時心生貪念,心想若是能將這大鐘據爲己有,那該多好啊。
然而,這大鐘實在太大太重了,憑他一人之力根本無法搬走。張三苦思冥想了許久,終於想出了一個自認爲絕妙的辦法。他找來一塊布,想要把鍾蒙起來,然後再悄悄運走。可是當他蒙上布後去搬鍾時,鍾發出了巨大的聲響。張三害怕被人發現,急忙捂住自己的耳朵,神奇的是,他發現自己聽不到鐘聲了。
他心中大喜,以爲這樣別人也聽不到鐘聲了,於是便肆無忌憚地開始砸鍾。他一邊砸,一邊還得意地哼着小曲,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可事實上,鐘聲響亮地傳遍了整個街區,周圍的鄰居們聽到鐘聲紛紛趕來,看到張三正在做着如此荒唐可笑的事情。
大家都對張三的行爲感到不可思議,有人嘲笑他說:“你這不是掩耳盜鈴嗎?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爲別人也聽不到了,真是愚蠢至極!”張三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的行爲是多麼的可笑和荒唐。最終,張三被衆人扭送到官府,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這個故事後來被廣爲流傳,“掩耳盜鈴”也成爲了一個成語,用來諷刺那些自欺欺人、明明掩蓋不了事實卻還要去刻意隱瞞的人。在歷史上,類似張三這樣掩耳盜鈴的人也並不少見。比如,有些統治者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故意忽視社會上存在的問題,裝作一切都很美好,最終導致國家陷入危機;有些人爲了逃避責任,故意歪曲事實,以爲這樣就能瞞天過海,卻不知真相遲早會大白於天下。
掩耳盜鈴的行爲,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我們應該勇敢地面對現實,積極尋求解決辦法,而不是像張三一樣選擇逃避和自欺欺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成長和進步,避免成爲被人恥笑的對象。
掩耳盜鈴-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