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當訪婢

成語拼音

zhī dāng fǎng bì

織當訪婢成語解釋

比喻辦事應該向內行請教。

典故出處

《宋書·沈慶之傳》:“治國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謀之,事何由濟?”

成語典故

南北朝時期,宋文帝要向北方擴展疆土,派王雲謨等人督師北伐,沈慶之一再向文帝規勸,力陳以前北伐失敗的教訓,文帝很掃興,便叫幾個文官與他爭辯出兵事宜。沈慶之說治國與治家一樣,耕當問奴,織當訪婢,跟白面書生說這些沒有用的。

成語造句

對於這件複雜的事情,應該多方面詢問和了解,就像古人說的“織當訪婢”,不能僅憑自己的主觀判斷。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繁華的城鎮,這裏住着一位富有的商人。這位商人擁有着龐大的家業,經營着各種生意,生活富足而安逸。 有一次,商人準備定製一批極爲華麗的絲綢衣物,他想要獨一無二的圖案和款式。於是,他開始四處尋找能爲他設計出滿意作品的人。許多有名的裁縫和設計師都前來展示自己的技藝,但商人始終覺得他們的設計缺乏新意,不能完全符合他的要求。 正在商人爲此事煩惱不已的時候,他的一位謀士給他出了個主意,說:“大人,您不妨去詢問一下您家中的婢女,也許她們會有獨特的見解。”商人聽後,覺得這個主意甚是荒唐,心想婢女們整日忙於家務瑣事,怎麼可能懂得這些高雅的設計呢。 然而,謀士卻引經據典地說道:“大人您可知道,昔日晉文公欲伐衛,公子鋤仰天而笑。文公問其故,公子鋤說:‘臣笑鄰之人有送其妻適私家者,道見桑婦,悅而與言。然顧視其妻,亦有招之者矣。臣竊笑此也。’文公領悟其深意而止兵。有時候,看似不起眼的人,或許能提供意想不到的智慧呀。”商人聽後,覺得不妨一試。 於是,商人叫來幾個婢女,詢問她們對於絲綢衣物設計的想法。起初,婢女們都十分膽怯,不敢輕易發言。但在商人的鼓勵下,其中一個婢女鼓起勇氣說道:“大人,我曾在市井中看到一些美麗的花朵圖案,如果能將那些圖案運用到衣物上,一定會非常漂亮。”商人聽後,眼睛一亮,覺得這個想法很有創意。 接着,其他婢女也紛紛說出自己的看法,有的提到了一些獨特的色彩搭配,有的則講述了一些民間的傳統圖案。商人將這些想法綜合起來,再結合自己的要求,終於找到了理想的設計方案。 最終,這批絲綢衣物製作完成,其精美程度遠超衆人想象,在市場上引起了極大的轟動,爲商人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商人也深刻地認識到,不能輕視身邊的每一個人,即使是看似地位低微的婢女,她們的經驗和智慧也可能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 從此,“織當訪婢”這個成語便流傳開來,它提醒人們在尋求答案或解決問題時,不要侷限於那些所謂的權威或專家,而要廣泛地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哪怕是來自最平凡的人,也許他們就能爲你提供最有價值的見解。

織當訪婢-成語圖片

織當訪婢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