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無禮

成語拼音

ào màn wú lǐ

傲慢無禮成語解釋

態度傲慢,對人不講禮節。

典故出處

《三國志·吳志·三嗣主傳》裴松之注引孫皓侍中李仁之言視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謂傲慢;傲慢則無禮,無禮則不臣,不臣則犯罪,犯罪則陷不測矣。”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對待長輩和朋友的態度,讓人實在難以接受,完全就是傲慢無禮。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叫梁國。梁國中有一位年輕的公子,名叫孫陽。 孫陽出身富貴之家,自小嬌生慣養,養成了傲慢無禮的性格。他總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身邊的其他人。 有一次,孫陽受邀參加一個重要的聚會。在聚會上,有一位來自他國的使者,使者見多識廣、彬彬有禮。孫陽看到使者後,心中便生出了輕視之意,他在與使者交談時,語氣傲慢,態度極爲不友善。使者對孫陽的態度感到十分驚訝和不滿,但出於禮貌,並沒有當場發作。 然而,孫陽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依舊我行我素。在之後的日子裏,他對身邊的僕人、下屬也是呼來喝去,毫不尊重。他的這種行爲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但他卻不以爲然。 有一天,孫陽的父親得知了他的所作所爲,便把他叫來訓斥道:“吾兒,你可知傲慢無禮會給你帶來怎樣的後果?自古以來,謙遜有禮之人方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喜愛,而傲慢之人往往會招人唾棄。”孫陽卻反駁道:“父親,我有何錯?我本就比他們高貴,爲何要對他們客氣?”父親長嘆一聲,說道:“你如此冥頑不靈,將來必定會喫苦頭。” 果不其然,隨着時間的推移,孫陽因爲他的傲慢無禮得罪了越來越多的人。他的名聲也變得越來越差,許多原本與他交好的人也漸漸疏遠了他。在一次重要的外交事務中,由於孫陽的傲慢態度,導致梁國與他國的關係變得緊張,甚至差點引發了戰爭。 此時的孫陽纔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爲時已晚。他後悔不已,想起父親曾經的教誨,心中充滿了愧疚。他開始努力改變自己,嘗試變得謙遜有禮,尊重他人。 然而,他之前的行爲已經造成了惡劣的影響,要想重新獲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並非易事。但孫陽並沒有放棄,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一點一點地修復着與他人的關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傲慢無禮是一種不可取的行爲。正如《禮記》中所說:“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謙遜的態度,尊重他人,這樣才能在人際交往中贏得他人的喜愛和支持,避免因爲傲慢無禮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傲慢無禮-成語圖片

傲慢無禮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