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丁抽楔

成語拼音

bá dīng chōu xiē

拔丁抽楔成語解釋

拔出釘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難。

典故出處

元·無名氏《度柳翠》第四折大衆恐有不能了達,心生疑惑者,請垂下問,我與他拔丁抽楔。”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面對如此複雜的難題,他憑藉着聰明才智和果斷的決策,成功地拔丁抽楔,解決了困擾大家許久的問題。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局勢動盪不安。 在一個名爲陳國的小國裏,有一位智慧超羣的大臣名叫李義。當時陳國的國君昏庸無道,寵信奸臣,弄得國家烏煙瘴氣,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李義看在眼裏,急在心中,他多次冒死進諫,希望國君能夠幡然醒悟,重振朝綱,但都遭到了國君的斥責和冷落。 然而,李義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一直在尋找機會來改變陳國的現狀。有一天,陳國遭到了鄰國的侵犯,敵軍來勢洶洶,陳國的軍隊節節敗退。國君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在這危急關頭,李義挺身而出,他向國君進言,提出了一系列應對之策。國君無奈之下,只好採納了他的建議。 李義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成功地組織了反擊,逐漸扭轉了戰局。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一些官員貪污腐敗、通敵賣國的行爲。這些人就像卡在國家機器中的楔子,嚴重阻礙了國家的發展和穩定。李義深知,如果不將這些人剷除,陳國將永無寧日。 於是,李義開始暗中調查這些官員的罪行,收集證據。經過一番努力,他掌握了確鑿的證據,然後毫不猶豫地向國君稟報。國君得知後大怒,下令將這些官員全部逮捕治罪。李義親自帶人將這些害羣之馬一一揪出,就如同拔丁抽楔一般,將那些阻礙國家發展的不良因素徹底清除。 經過這一系列的整治,陳國的政治逐漸清明,軍隊戰鬥力也得到了提升。鄰國見陳國已今非昔比,也不敢再輕易侵犯。百姓們對李義感激涕零,將他視爲國家的救星。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李義這樣能夠勇敢地拔丁抽楔、爲國家和人民排憂解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不顧個人安危,以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爲國家的繁榮和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的事蹟和精神,激勵着後人不斷前行,爲實現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奮鬥。 拔丁抽楔這個成語,正是對那些能夠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果斷解決問題、消除障礙的人的讚美和肯定。它提醒着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要有勇氣和智慧去拔掉那些阻礙我們前進的“釘子”和“楔子”,爲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而不懈努力。

拔丁抽楔-成語圖片

拔丁抽楔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