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劍論功

成語拼音

bá jiàn lùn gōng

拔劍論功成語解釋

指爭論功勞激烈到幾乎動武。

典故出處

語出《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爲簡易。羣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

成語典故

當時拔劍論功者,矢口何人說紀生。★金·元好問《讀紀信傳》詩

成語造句

在戰場上,各位將領浴血奮戰,戰後卻爲爭功而鬧得不可開交,甚至拔劍論功。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一段激盪人心的故事。 在一個動盪的時代,各方勢力紛爭不斷。有一位英勇的將領名爲李廣,他一生征戰沙場,立下赫赫戰功。當時,國家面臨着諸多危機,外敵頻繁入侵,內部也存在着一些不穩定因素。李廣毅然投身於保家衛國的戰鬥中。 他率領着麾下的將士們,多次與敵人展開激烈的交鋒。在一次關鍵的戰役中,李廣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憑藉着他高超的武藝和無畏的勇氣,帶領士兵們一次次擊敗敵人,成功扭轉了戰局。這場戰役的勝利,爲國家贏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也讓李廣的威名遠揚。 戰後,論功行賞之時,朝堂之上衆人對功勞的評判各有說辭。一些人認爲自己在後方出謀劃策也功不可沒,另一些人則強調自己在後勤保障方面的貢獻。而李廣的功績自然是不可忽視的,但也有人對他的功勞有所質疑和嫉妒。 在這爭議紛紛的時刻,李廣挺身而出,他拔出腰間的佩劍,大聲說道:“我等在沙場上浴血奮戰,以命相搏,所爲何來?只爲保家衛國,護百姓安寧!如今卻在此爭論功勞大小,豈不可笑!”他的話語擲地有聲,讓衆人一時沉默。 李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赫赫戰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他並非是爲了功名利祿而戰,而是出於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與擔當。最終,經過一番權衡和商議,朝廷給予了李廣應得的賞賜和榮譽。 這段故事流傳下來,成爲了人們口中的佳話。它讓我們看到了在那個風起雲涌的時代,英雄豪傑們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一切代價拼搏奮鬥的精神。而“拔劍論功”這個成語,也因此被用來形容人們爲了爭奪功勞而激烈爭論的情景。它提醒着我們,功勞的評判應該基於事實和實際貢獻,而不是無端的爭執和嫉妒。同時,也讓我們銘記那些爲了國家和人民付出努力和犧牲的人們,他們的功績將永遠銘刻在歷史的篇章中。

拔劍論功-成語圖片

拔劍論功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