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青蠅

成語拼音

bái bì qīng yíng

白璧青蠅成語解釋

白璧潔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蠅比喻佞人。比喻善惡忠佞。

典故出處

唐·陳子昴《胡楚真禁所》詩青蠅一相點,白璧遂成冤。”

成語典故

爲臣子莫貴忠和孝,繼美於今有鳳毛,白璧青蠅何足較。★《羣音類選》

成語造句

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有時很難分辨誰是真誠善良之人,誰是白璧青蠅之輩。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其朝堂之上表面一派祥和,實則暗潮涌動。 有一位忠誠而有才能的大臣名叫李義。他一心爲國爲民,做事兢兢業業,公正廉明。然而,他的正直卻引來了一些心懷叵測之人的嫉妒和怨恨。 這些人在朝堂上相互勾結,組成了一個小團體,他們爲了自己的私利,不斷地在君王面前進讒言,詆譭李義。他們就如同那嗡嗡亂飛的青蠅,圍繞着潔白無瑕的美玉,試圖玷污它。 君王一開始並不相信這些讒言,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詆譭之詞不斷地在他耳邊響起,漸漸讓他產生了懷疑。李義也察覺到了局勢的變化,但他堅信自己的清白和忠誠,依然堅守崗位,履行着自己的職責。 有一次,國家面臨着一場重大的危機,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承擔重任。李義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成功地化解了危機。然而,那些心懷惡意的人卻抓住這個機會,再次在君王面前污衊李義,說他是爲了自己揚名立萬才這麼做。 君王在這些人的不斷蠱惑下,最終還是動搖了,他漸漸疏遠了李義,甚至開始冷落他。李義心中悲憤交加,但他依然沒有放棄對國家和君王的忠誠。 最終,李義因爲被這些小人的誣陷和排擠,含冤離開了朝堂。而國家也因爲失去了這樣一位優秀的大臣,逐漸走向了衰落。 這個故事就如“白璧青蠅”這個成語所表達的那樣,潔白的美玉被青蠅所玷污。它警示着人們,在生活中要明辨是非,不要被那些心懷不軌之人的讒言所迷惑,以免讓真正的賢才和美好事物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同時也提醒我們,嫉妒和惡意就像那些青蠅一樣,會給社會和國家帶來極大的危害。正如歷史上許多朝代的興衰,往往都與小人的讒言和正直之士的遭遇有着密切的關係。我們應當以史爲鑑,努力營造一個公正、清明的社會環境,讓真正的價值和美好得以彰顯和傳承。

白璧青蠅-成語圖片

白璧青蠅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