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國亡家
成語拼音
- bài guó wáng jiā
敗國亡家成語解釋
- 使國家淪亡,家庭敗落。
典故出處
- 參見敗國喪家”。
成語典故
- 自古以來,因爲奸臣陷害忠良,以致敗國亡家,這種例子也不少。★歐陽予情《忠王李秀成》第一幕
成語造句
- 在歷史的長河中,不少昏庸無道的君主因沉迷酒色、聽信讒言,最終導致了敗國亡家的悲慘結局。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個國家,它一度繁榮昌盛,但最終卻走向了敗國亡家的悲慘命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爲酈國的地方。酈國的君主初登王位時,也有着遠大的抱負和理想,他積極推行各種改革措施,鼓勵農業生產,促進商業發展,國家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位君主開始逐漸迷失在權力和慾望之中。他變得貪圖享樂,大興土木修建豪華宮殿,終日沉迷於酒色之中。爲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他不斷加重百姓的賦稅,弄得民不聊生。
與此同時,他開始寵信一些奸佞之臣,這些人阿諛奉承,只知迎合君主的喜好,卻不爲國家的長遠發展考慮。他們在朝廷中結黨營私,排除異己,正直的大臣們紛紛遭到迫害。
邊境的局勢也開始變得緊張起來,其他國家看到酈國的混亂局面,紛紛蠢蠢欲動。而酈國的軍隊由於長期缺乏訓練和裝備更新,戰鬥力大不如前。
當敵國的大軍壓境時,酈國毫無還手之力。百姓們生活困苦,對君主早已失去了信任和支持,沒有人願意爲這個國家拼命。酈國的城池一座接一座地淪陷,最終,這個曾經輝煌的國家徹底覆滅,君主也淪爲了階下囚。
酈國的敗亡,正是“敗國亡家”的真實寫照。正如《荀子·大略》中所說:“不富無以養民情,不教無以理民性。故家五畝宅,百畝田,務其業,而勿奪其時,所以富之也;立大學,設庠序,修六禮,明七教,所以道之也。”一個國家若不能以民爲本,不能重視教育和道德的培養,不能保持政治的清明和公正,那麼必然會走向衰敗和滅亡。酈國的故事給後人敲響了警鐘,讓人們深刻認識到,只有居安思危,不斷進取,才能避免重蹈敗國亡家的覆轍。
敗國亡家-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