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口弄舌
成語拼音
- bān kǒu nòng shé
搬口弄舌成語解釋
- 挑撥是非。同搬脣遞舌”。
典故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四回必然嫂嫂見我做了這些衣裳,一定背後有說話;又見我兩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買賣。”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衆人面前總是喜歡搬弄是非,搬口弄舌,搞得大家關係緊張。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各種各樣的人。其中有一個名叫李四的人,他平日裏無所事事,卻特別喜歡搬口弄舌。
李四總是喜歡在街頭巷尾閒逛,聽到一點風吹草動,就開始添油加醋地四處宣揚。有一次,鎮上來了一位外地的商人,這位商人爲人正直誠信,做着正當的生意。然而,李四偶然間看到商人與一位本地人在交談時似乎有些爭執,其實只是在正常地討論生意上的事情。可李四卻像發現了什麼大祕密一樣,立刻開始編造各種謠言。
他跑到茶館裏,故作神祕地對衆人說:“你們知道嗎?那個新來的商人可不是什麼好人,他和別人爭執不休,肯定是在做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大家聽了他的話,一開始將信將疑,但李四卻越說越離譜,把一些毫無根據的事情也加了進去。
由於李四平日裏就喜歡搬口弄舌,很多人對他的話也沒有全信。但是,謠言還是漸漸傳開了,這給那位商人帶來了不小的困擾。商人的生意受到了影響,他感到十分納悶和委屈。
後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知道了這件事。他找來李四,嚴肅地對他說:“你這樣搬口弄舌,無端生事,會給別人帶來多大的傷害啊!你可知道,古人云:‘謠言止於智者。’你這樣的行爲是不道德的,會破壞我們這個小鎮的和諧。”李四聽了,雖然表面上唯唯諾諾,但心裏卻並不以爲然。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真相漸漸浮出水面。人們發現商人確實是無辜的,是李四的搬口弄舌導致了這一切。大家開始對李四指指點點,不再相信他說的任何話。李四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可爲時已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搬口弄舌的行爲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尊重事實,不要隨意編造和傳播沒有根據的謠言。正如古人所說:“衆口鑠金,積毀銷骨。”過多的不實言論可能會對他人造成極大的傷害。在生活中,我們要保持理性和客觀,做一個有道德、有責任感的人,不要成爲像李四這樣搬口弄舌的人,以免給他人和社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搬口弄舌-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