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半拉拉
成語拼音
- bàn bàn lā lā
半半拉拉成語解釋
- 不完整或未全部完成的。
典故出處
- 朱自清《論說話的多少》最麻煩的是人多的時候,說得半半拉拉的,大家或者交頭接耳說他們自己的私話,或者打盹兒,或者東看看西看看,輕輕敲着指頭想別的,或者勉強打起精神對付着你。”
成語典故
- 徐象謙讀書的年頭,不算少了,從私塾算起,按年頭說,他比六年級生讀的書還多。只是書讀的半半拉拉,很難說到了高小畢業。★張麟馬長志《中國元帥徐向前》第四章
成語造句
- 這件工作他做得半半拉拉的,還需要繼續完善才能完成。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阿明的年輕人。
阿明生活在一個小村莊裏,他做事情總是半半拉拉,很難完整地做好一件事。比如他去種地,總是種一半地就覺得累了,剩下的便不管不顧;他去學習木工手藝,也是學到一半就沒了耐心,丟下工具去玩耍了。
有一次,村裏要修建一座橋樑,以便大家更方便地過河。村長號召大家一起出力,阿明也積極地參與了進來。一開始,他幹得還算起勁,幫忙搬運木材,攪拌泥漿。可是沒過幾天,他那半半拉拉的毛病又犯了,幹一會兒就找藉口休息,或者跑去和別人閒聊。結果,橋樑的修建因爲阿明這樣的人而進度緩慢。
村裏的一位老人看不下去了,他找到阿明,給他講了一個故事。老人說:“在古代,有一位將軍,他每次出征打仗,從來都是全力以赴,毫不含糊。有一次,他們遇到了一場艱難的戰役,很多士兵都有些退縮。但是這位將軍堅定地帶領他們衝鋒陷陣,哪怕戰鬥進行到一半,局勢非常不利,他也絕不半半拉拉,而是堅持到底。最終,他們取得了勝利,這位將軍也因此名垂青史。”阿明聽了老人的故事,若有所思。
老人接着說:“阿明啊,你想想,如果做什麼事情都半半拉拉,怎麼能有成就呢?就像這修橋,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這橋什麼時候能修好?我們又怎麼能方便地過河呢?”阿明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他感到十分羞愧。
從那以後,阿明開始努力改正自己半半拉拉的毛病。他重新回到修橋的隊伍中,認真地工作,不再偷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橋樑終於順利建成。阿明也體會到了,只有全心全意地投入,才能把事情做好。
隨着時間的推移,阿明變得越來越勤奮努力,他無論做什麼都不再半途而廢,而是堅持到底。他的生活也因爲他的改變而變得越來越好。他終於明白,做事情不能半半拉拉,只有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才能收穫成功的果實。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終,不能總是半半拉拉,否則很難取得真正的成就。我們應該以堅定的決心和毅力,去完成我們所承擔的任務,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進,走向成功。
半半拉拉-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