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推半就
成語拼音
- bàn tuī bàn jiù
半推半就成語解釋
- 推抵拒,推託;就靠攏,迎上去。一面推辭,一面靠攏上去。形容裝腔作勢假意推辭的樣子。
典故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驚又愛,檀口搵香腮。”
成語典故
- 與其學那俗態,半推半就,耽擱工夫;據俺主意,不如從實收了,倒也爽快。★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
成語造句
- 她面對他的邀請,態度有些曖昧,看似不情願,卻又沒有堅決拒絕,頗有點半推半就的意思。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名叫慧孃的女子。慧娘生得美麗動人,性情溫婉。
一日,鎮上來了一位富家公子,名叫俊逸。俊逸對慧娘一見鍾情,便展開了熱烈的追求。慧娘心中對俊逸也有幾分好感,但出於女子的矜持,她總是表現出一種似是而非的態度。
俊逸多次邀請慧娘一同出遊、參加聚會,慧娘有時會答應,有時又會委婉拒絕。這讓俊逸有些摸不着頭腦,但他並不氣餒,依舊堅持不懈地追求着慧娘。
隨着時間的推移,慧娘對俊逸的感情也逐漸加深。然而,她依然沒有完全放下那份矜持,在面對俊逸的愛意時,還是會半推半就。
有一次,俊逸精心準備了一場浪漫的約會,他在美麗的花園中擺滿了鮮花,還準備了珍貴的禮物。慧娘到達後,看到這一切心中十分感動,但表面上依然表現得有些猶豫和羞澀。俊逸深情地看着慧娘,再次表達了自己的愛意,慧娘紅着臉,沒有明確地答應,但也沒有拒絕。
在古代的典籍中,也曾記載過類似女子這種半推半就的心理。這種態度既包含着內心的真實情感,又有着對傳統禮教的顧慮。就如同《詩經》中所描繪的一些女子,她們在面對愛情時,也會有這種複雜的情感表現。
最終,經過俊逸的不懈努力和慧娘內心的掙扎,慧娘終於放下了矜持,全心全意地接受了俊逸的愛情。他們的愛情故事也成爲了小鎮上的一段佳話,人們在談論起他們時,都會感慨慧娘最初的半推半就,正是她內心糾結與情感交織的體現。而這段愛情也因爲經歷了這樣的過程,變得更加珍貴和深厚。他們攜手走過了許多歲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讓人們看到了愛情的美好與力量。
半推半就-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