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以民爲本

成語拼音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邦以民爲本成語解釋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種反映,認爲萬民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治國應以安民、得民作爲根本。

典故出處

《尚書·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成語典故

邦以民爲本,魚飢費香餌。★唐·杜甫《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

成語造句

國家的發展與穩定離不開每一項政策的推行,而政策制定的核心應當是滿足民衆的需求,畢竟邦以民爲本。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叫星耀國。這個國家的國王剛開始的時候非常英明睿智,他一心想要讓國家繁榮昌盛,讓百姓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國王積極推行各種政策,鼓勵農業發展,興修水利,讓農田得到了良好的灌溉,糧食產量大幅增加。同時,他也注重商業的發展,促進了貿易的繁榮,國家的經濟日益強盛。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國王逐漸被權力和財富矇蔽了雙眼。他開始變得驕奢淫逸,大興土木修建豪華的宮殿,對百姓的疾苦漸漸不聞不問。一些奸臣趁機上位,他們巧言令色,迷惑國王,讓國王做出了許多不利於百姓的決策。 百姓們的生活開始變得艱難起來,賦稅日益加重,很多人甚至連基本的溫飽都無法保證。一些地方發生了饑荒,百姓們流離失所,怨聲載道。 這個時候,一位名叫李明的賢臣站了出來。他勇敢地向國王進諫,指出國家的根本在於百姓,如果百姓生活困苦,國家就不可能長治久安。他引用了古代先賢的例子,說道:“自古以來,明君都是以民爲本,關心百姓的疾苦,只有這樣,國家才能繁榮昌盛。就如同上古時期的聖王,他們無不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最終贏得了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可是國王卻聽不進去,他認爲李明是在故意詆譭他的統治。於是,他將李明貶爲庶民。 沒有了李明的勸諫,國王更加肆無忌憚地揮霍着國家的財富。百姓們的生活越來越艱難,社會矛盾日益激化。 終於,一場大規模的起義爆發了。百姓們紛紛拿起武器,反抗國王的暴政。起義軍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國王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此時已經爲時已晚。 在起義軍的強大攻勢下,國王的軍隊節節敗退。最終,國王被推翻,星耀國陷入了混亂之中。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動盪,新的國王登基。他吸取了前任國王的教訓,深刻地認識到“邦以民爲本”的重要性。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改善百姓的生活,減輕賦稅,發展生產,關心民生。在他的努力下,國家逐漸恢復了元氣,百姓們又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想要長治久安,必須始終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以民爲本。只有這樣,國家才能繁榮昌盛,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否則,就如同星耀國的前任國王一樣,最終走向覆滅的命運。

邦以民爲本-成語圖片

邦以民爲本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