綽綽有餘
成語拼音
- chuò chuò yǒuyú
綽綽有餘成語解釋
- 綽綽:寬裕的樣子。形容房屋或錢財非常寬裕,用不完。
典故出處
- 《詩經·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綽綽有裕。”
成語典故
- 戰國時期,齊國大夫坻蛙辭去靈丘縣令到國都擔任諫官,幾個月沒有向齊王勸諫過。孟子鼓動他去進諫,他多次進諫沒有被採納,只好辭官回家。孟子的學生問孟子爲什麼會這樣。孟子說自己不爲官,不依靠官府,是走是留自己定奪已經是綽綽有餘。
成語造句
- 他的能力完成這項任務綽綽有餘,大家完全不用擔心。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叫林之渙的人。他生活在一個繁華的城鎮,自幼聰慧過人,勤奮好學。
林之渙家境殷實,父母對他寄予厚望,爲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條件。他在學業上一直表現出色,無論是詩詞文章還是琴棋書畫,都有着頗高的造詣。
隨着年齡的增長,林之渙開始涉足商業領域。他憑藉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敏銳的洞察力,很快就在商業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財富也日益積累。
然而,林之渙並沒有因此而變得驕傲自滿。他深知錢財乃身外之物,更注重精神上的追求。他常常拿出自己的財富去幫助那些貧困的人們,爲他們排憂解難。在他看來,自己所擁有的財富和能力,去幫助他人是綽綽有餘的。
有一年,城鎮遭遇了嚴重的旱災,百姓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許多人家中無米下鍋,甚至出現了餓死人的情況。林之渙得知後,毫不猶豫地打開自家的糧倉,將糧食分發給受災的百姓。他還組織了一些志願者,一起爲百姓們送去了衣物和藥品。在他的幫助下,很多百姓度過了難關,重新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林之渙的善舉得到了百姓們的廣泛讚譽,他也成爲了當地人心目中的英雄。而他自己卻覺得這只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他說:“我有能力去幫助別人,而且這對我來說並不是難事,我只是做了我認爲對的事情。”
時光荏苒,林之渙的事蹟在當地流傳開來,成爲了人們口中的美談。他的精神也激勵着更多的人去關心他人,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綽綽有餘”這個成語,也因爲林之渙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成爲了人們用來形容有足夠的能力或資源去應對某事或幫助他人的常用詞彙。在歷史的長河中,像林之渙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善良和樂於助人的精神,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綽綽有餘-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