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閣自責

成語拼音

bì gé zì zé

閉閣自責成語解釋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同閉閣思過”。

典故出處

《漢書何並傳》詡(嚴詡)本以孝行爲官,謂掾史爲師友,有過輒閉閣自責,終不大言。”

成語典故

民有爭訴者,輒閉閣自責,然後斷其訟,以道譬之。★《後漢書·吳祐傳》

成語造句

面對這次工作中的失誤,他沒有找藉口推脫,而是深刻反思,閉閣自責,決心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其國君是一位心懷壯志但也頗爲自負的人。 這個國家曾經歷過一段繁榮昌盛的時期,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國君開始沉迷於享樂,對朝政之事有所疏忽,一些奸臣趁機在朝中弄權,導致國家的治理出現了混亂。 周邊的一些國家看到這個國家的亂象,紛紛開始蠢蠢欲動,試圖侵犯其領土。起初,國君並未將這些威脅放在心上,依舊我行我素。然而,當敵國的軍隊真正入侵時,國家的軍隊由於長期缺乏訓練和整頓,在戰場上連連失利。 百姓們生活受到極大影響,怨聲載道。國君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的過錯。他將自己關在宮殿中,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爲,悔恨交加。他開始深刻地自責,回想起曾經先輩們是如何兢兢業業地治理國家,而自己卻因爲一時的疏忽和放縱導致國家陷入如此困境。 國君決定痛改前非,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爲和決策,積極地採取措施來挽救國家。他罷免了那些奸臣,提拔了一批有才能、有品德的大臣。他親自參與朝政,制定合理的政策,努力恢復國家的秩序和繁榮。 經過國君的努力,國家逐漸從困境中走出來,軍隊也重新變得強大。百姓們看到國君的改變,也紛紛給予支持和擁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我們犯錯時,不要逃避責任,而是要像這位國君一樣閉閣自責,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認真反思,並且努力去改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成長和進步,避免重蹈覆轍。正如古人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們要時刻保持警醒,以史爲鑑,不斷完善自己,讓自己成爲更好的人,爲國家和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閉閣自責-成語圖片

閉閣自責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