斃而後已

成語拼音

bì ér hòu yǐ

斃而後已成語解釋

指努力工作或爲某一目的奮鬥終生,至死才罷休。

典故出處

西漢·戴聖《禮記·表記》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

成語典故

公爾忘私,斃而後已,是豈尋常所可及哉!★明·田汝成《阿寄傳》

成語造句

他爲了實現心中的理想,不計辛勞,始終堅持奮鬥,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真可謂斃而後已。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局勢動盪不安。在衛國,有一位忠誠的大臣名叫石碏。 石碏爲人正直,一心爲國。當時衛國的君主衛莊公寵愛幼子州籲,對他過分溺愛和放縱。石碏曾多次進諫,提醒衛莊公不可如此嬌慣州籲,否則可能會給國家帶來禍端,但衛莊公卻並未將他的話放在心上。 後來衛莊公去世,太子完繼位,是爲衛桓公。州籲卻心懷不軌,蓄意謀反。他糾集了一些心懷叵測之人,在衛國製造混亂。石碏看到衛國陷入如此危機之中,心急如焚。他深知必須要採取行動來制止州籲的惡行,以挽救衛國。 石碏暗中聯絡了一些同樣忠誠於國家的大臣,謀劃如何除掉州籲。他們制定了詳細的計劃,等待着合適的時機。然而,州籲的勢力也不容小覷,行動稍有不慎,就可能會給他們帶來滅頂之災。 在歷經了諸多艱難險阻後,石碏等人終於找到了機會。他們設計將州籲引入了圈套,成功地將其擒獲。石碏毫不留情,當即將州籲處死,以絕後患。但他知道,僅僅除掉州籲還不夠,還必須要徹底消除衛國的隱患。 於是,石碏繼續爲了衛國的穩定和安寧而努力着。他四處奔波,不辭辛勞,致力於恢復衛國的秩序,整頓朝綱。他用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處理着各種棘手的問題,努力讓衛國重新走上正軌。 石碏一直爲了衛國操勞,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忠誠和擔當,真正做到了“斃而後已”。他的事蹟被後世銘記,成爲了人們敬仰和學習的榜樣。正如《論語》中所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石碏爲了衛國的利益,不惜付出一切代價,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他的精神永遠值得人們讚頌。在歷史的長河中,像石碏這樣的忠臣義士還有很多,他們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們的故事激勵着後人不斷前行,爲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而努力奮鬥。

斃而後已-成語圖片

斃而後已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