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斗量

成語拼音

chē zài dǒu liáng

車載斗量成語解釋

載:裝載。用車載,用斗量。形容數量很多,不足爲奇。

典故出處

《三國志·吳志·孫權傳》:“遣都尉趙諮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

成語典故

三國時,蜀主劉備稱帝,出兵伐吳。吳主孫權派中大夫趙諮出使魏國,向魏文帝曹丕求援。  曹丕輕視東吳,接見趙諮時態度傲慢地問道:“吳王是什麼樣的國君?吳國怕不怕我們魏國?”  趙諮聽了這種帶有侮辱性的問話,心中很氣憤。他作爲吳國的使者,當然不能有失國家的尊嚴,便很有分寸地回答道:“吳王是位有雄才大略的人,重用魯肅證明了他的聰慧,選拔呂蒙證明了他的明智,俘虜于禁而不殺證明了他的仁義,取荊州而兵不血刃證明了他的睿智,據三州虎視四方證明了他的雄才大略,向陛下稱臣證明了他很懂得策略。至於說到怕不怕,儘管大國有徵伐的武力,小國也自有抵禦的良策,何況我們吳國有雄兵百萬,據江漢天險,何必怕人家?”  一席從容的對答,使曹丕十分歎服,不得不改用比較恭敬的口氣問:“像先生這樣有才能的人,東吳有多少?”  趙諮答道:“聰明而有突出才能的,不下八、九十人,像我這樣的,那簡直是用車裝,用斗量,數也數不清!”  聽到如此得體的外交辭令,魏國朝廷上下都對趙諮肅然起敬。曹丕也連聲稱讚趙諮說:“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先生當之無愧。”  趙諮回到東吳,孫權嘉獎他不辱使命,封他爲騎都尉,對他更加賞識重用。

成語造句

這裏的人才多如牛毛,優秀的作品更是車載斗量。

成語故事

在三國時期,東吳佔據着江南一帶,是一個較爲強大的勢力。當時東吳有一位大臣名叫趙諮。 有一次,魏文帝曹丕聽說了趙諮的才能,便派遣使者前往東吳,要求會見趙諮。趙諮奉命前往會見使者。 在會面中,使者故意刁難趙諮,試圖顯示魏國的強大和威嚴。使者傲慢地問道:“你們東吳像你這樣的大臣有多少啊?”趙諮不卑不亢地回答:“聰明特達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意思是說,在東吳,像他這樣有才能的大臣多得用車裝,用斗量都數不過來。使者聽了,對趙諮的回答感到十分驚訝,也對東吳的實力有了新的認識。 趙諮的這番話並非誇大其詞。東吳在當時人才濟濟,文臣武將各有所長。他們在治理國家、抵禦外敵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正是因爲有了這些衆多的優秀人才,東吳才能夠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中站穩腳跟,與魏、蜀相抗衡。 “車載斗量”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它形象地表達了數量衆多、極其豐富的意思。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類似的例子。比如在文化繁榮的時期,傑出的文人墨客如羣星璀璨,他們的作品車載斗量,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在科技發展的進程中,衆多的發明創造也是車載斗量,推動了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 這個成語也提醒我們,在評價一個羣體或事物時,不能僅僅侷限於少數的典型代表,而應該看到其背後龐大的數量和豐富的多樣性。同時,它也激勵着我們要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價值,爭取成爲那衆多優秀人才中的一員,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無論是在哪個時代,人才都是推動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而“車載斗量”的人才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繁榮昌盛的堅實基礎。

車載斗量-成語圖片

車載斗量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