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先聲
成語拼音
- bīng guì xiān shēng
兵貴先聲成語解釋
- 指用兵貴在先以自己的聲勢鎮懾敵人。
典故出處
- 《史記·淮陰侯列傳》兵固有先聲而後實者,此之謂也。”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這場商業競爭中,想要佔據優勢,就得像行軍打仗一樣,提前做好市場佈局和品牌推廣,正所謂兵貴先聲。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戰場上,有一個國家正面臨着嚴峻的局勢。敵國虎視眈眈,隨時準備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這個國家的將軍名叫李明,他深知戰爭的殘酷和形勢的緊迫。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採取一種不同尋常的策略。
李明並沒有急於集結大軍直接迎敵,而是先派出了許多使者前往敵國邊境以及周邊的國家。這些使者肩負着重要的使命,他們要到處宣揚本國的軍事實力和戰鬥決心。
與此同時,李明還故意在邊境製造出一些聲勢浩大的軍事調動和演習,讓敵國誤以爲他們即將發動大規模的攻擊。他深知,兵貴先聲,通過製造強大的聲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震懾敵人,打亂他們的部署和計劃。
果然,敵國聽到了這些傳聞和看到了邊境的動靜後,開始變得猶豫不決。他們原本堅定的進攻計劃出現了動搖,國內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一些大臣開始擔心這場戰爭的後果,建議國王重新考慮進攻的決策。
而周邊的國家看到李明所在國家展現出的氣勢,也紛紛對其刮目相看,有些國家甚至表示願意在必要的時候提供一定的支持。
李明抓住這個機會,進一步加強了輿論宣傳和軍事威懾。他不斷地派出使者宣揚本國的正義和強大,讓敵國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最終,敵國在這種強大的先聲壓力下,不得不放棄了進攻的計劃,選擇通過談判來解決爭端。李明憑藉着兵貴先聲的策略,成功地避免了一場殘酷的戰爭,爲國家贏得了寶貴的和平和發展時間。
正如《史記》中所說:“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李明正是通過巧妙地運用兵貴先聲這一策略,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他的智慧和勇氣成爲了後世傳頌的典範,也讓人們深刻地認識到,在戰爭和競爭中,有時候,先聲奪人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兵貴先聲-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