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物細故

成語拼音

bó wù xì gù

薄物細故成語解釋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典故出處

《漢書·匈奴傳上》薄物細故,謀臣計失,皆不足以離昆弟之歡。”

成語典故

凡我各省將帥,平時薄物細故,悉當棄置,集其精力,從事破賊。★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百五十九回

成語造句

在生活中,不必爲了一些薄物細故而與人爭執不休,這樣既傷和氣又浪費時間。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爲安國。安國中有一位大臣名叫李義,他爲人正直,但有時候過於執着於一些瑣碎的事情。 有一次,安國與鄰國發生了一些邊境上的小摩擦,這本是可以通過雙方協商輕鬆解決的薄物細故。然而,李義卻將此事看得極爲嚴重,他極力主張對鄰國採取強硬的態度,甚至提議發動戰爭。 國王對此事有些猶豫,他深知戰爭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於是,國王召集了其他大臣一起商議。許多大臣都認爲李義有些小題大做了,這些不過是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不應該上升到戰爭的高度。 其中一位大臣引用了歷史上的事例,他說:“昔日,兩國也曾因爲類似的薄物細故產生矛盾,但雙方通過和平談判和互相讓步,最終化干戈爲玉帛,避免了一場生靈塗炭的戰爭。我們應該借鑑前人的經驗,以和爲貴。” 但李義卻固執己見,他認爲鄰國的行爲是對安國的挑釁,必須給予強硬的迴應。他在朝堂上與其他大臣爭論不休,使得整個朝廷陷入了混亂。 最終,國王經過深思熟慮,還是決定採取溫和的方式解決爭端。他派遣使者與鄰國進行友好的溝通和協商,雙方在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順利地解決了那些薄物細故。 這件事情過後,人們對李義的行爲有了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認爲他雖然忠誠,但過於糾結於細枝末節,差點給國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而李義自己也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意識到有時候不能因爲一些薄物細故而失去了大局觀。 從此以後,安國更加註重通過和平、理性的方式解決問題,避免因爲一些瑣碎的事情而引發不必要的衝突和爭端。這個故事也告誡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要過分糾纏於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要着眼於大局,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事情的發展,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薄物細故-成語圖片

薄物細故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