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聲色
成語拼音
- bù dòng shēng sè
不動聲色成語解釋
- 聲言談;色臉色。在緊急情況下,說話、神態仍跟平時一樣沒有變化。形容非常鎮靜。
典故出處
- 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
成語典故
- 他也不動聲色,勤勤慎慎辦他的公事。★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
成語造句
- 他面對如此棘手的問題,卻能沉穩應對,表面上看似若無其事,實際上內心早已籌劃好了一切,真可謂不動聲色。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諸侯國裏,有一位智慧超羣的大臣叫李明。當時,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局勢變幻莫測。
有一次,鄰國突然對這個諸侯國發動了一場小規模的襲擊,搶走了一些邊境地區的財物。國王得知後大怒,立刻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許多大臣都主張立刻出兵反擊,以牙還牙,展現國家的威嚴。然而,李明卻在朝堂上沉默不語。
國王注意到了李明的異樣,便詢問他的想法。李明冷靜地分析道:“陛下,此刻我們不宜倉促出兵。鄰國此舉看似挑釁,實則可能是他們內部矛盾的一種轉移,我們若貿然行動,可能會陷入更深的困境。我們不如暫且不動聲色,暗中觀察他們的後續動作,同時加強邊境的防禦,做好應對各種情況的準備。”國王聽了李明的話,覺得有幾分道理,便暫時壓下了出兵的念頭。
果然,如李明所料,鄰國在搶得財物後並沒有進一步的行動,他們內部的矛盾也逐漸暴露出來。李明趁機建議國王派出使者,與鄰國進行外交斡旋,通過巧妙的談判,不僅成功地讓鄰國歸還了搶走的財物,還與鄰國達成了和平協議,避免了一場可能的大戰。
在這個過程中,李明始終保持着冷靜和沉着,不動聲色地爲國家謀取了最大的利益。他沒有被情緒左右,沒有被衆人的喧囂所影響,而是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洞察力,做出了最明智的決策。
後來,在處理國內的一些複雜事務時,李明也經常運用這種不動聲色的策略。有一次,朝廷中出現了一些官員結黨營私的情況,李明沒有立刻揭露他們,而是暗中收集證據,等待時機。當證據確鑿之時,他纔在合適的場合將這些官員的所作所爲一一揭露,讓他們無話可說,最終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李明的智慧和謀略在諸侯國中傳爲佳話,他的不動聲色也成爲了人們津津樂道的品質。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智者,那就是在面對複雜的局勢和問題時,能夠保持冷靜,不被表象所迷惑,以沉穩的態度和巧妙的策略去應對,從而取得最終的勝利。而這種不動聲色的智慧,也一直被後人所銘記和借鑑,成爲了歷史長河中璀璨的一筆。
不動聲色-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