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惡而嚴
成語拼音
- bù è ér yán
不惡而嚴成語解釋
- 並不惡聲惡氣,但很威嚴,使人知敬畏。
典故出處
- 《周易·遁》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老師平日裏對我們和藹可親,但在學業上要求卻十分嚴格,讓我們感受到了不惡而嚴的風範。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員叫李大人。他一生公正廉明,深受百姓愛戴。
李大人在處理政務時,總是以一種看似平和但卻極具威嚴的方式進行。他從不疾言厲色,也不會刻意擺出嚴厲的姿態,但下屬們對他無不敬畏有加。
有一次,地方上發生了一起棘手的案件。涉及到一些權貴人物,很多官員都感到棘手,不知該如何處理。李大人得知後,親自接手了這個案子。他沒有大張旗鼓地去調查,而是不動聲色地開始收集證據。在這個過程中,他始終保持着那份不怒自威的氣度。
那些涉案的權貴們,一開始並沒有把李大人放在眼裏,認爲他不過是個“好好先生”,不會拿他們怎麼樣。然而,隨着證據的一點點彙集,他們開始慌了神。他們試圖通過各種手段來賄賂李大人或者對他施加壓力,但李大人始終不爲所動。
最終,在確鑿的證據面前,那些違法亂紀的權貴們受到了應有的懲罰。百姓們對李大人的公正和果敢拍手稱讚,而李大人的威望也越發高漲。
李大人的這種行事風格,正體現了“不惡而嚴”。他無需通過兇惡的表情或嚴厲的話語來樹立權威,而是憑藉自己的品德、智慧和公正,自然而然地讓人們對他敬重有加。正如《論語》中所說:“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李大人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這種君子之威。他的事蹟也在當地流傳開來,成爲了人們口中的一段佳話,激勵着後來的官員們要以公正和威嚴來治理地方,爲百姓謀福祉。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李大人這樣“不惡而嚴”的官員還有很多。他們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樹立起了爲官的典範,讓後人敬仰和學習。他們的故事也提醒着我們,真正的威嚴不是靠外在的表現,而是源自內心的正直和堅定。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成就一番事業。
不惡而嚴-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