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憤不啓

成語拼音

bù fèn bù qǐ

不憤不啓成語解釋

憤心裏想弄明白而還不明白。啓啓發。指不到學生們想弄明白而還沒有弄明白時,不去啓發他。這是孔子的教學方法。

典故出處

《論語·述而》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總是善於引導我們,當我們苦思冥想而不得時,他纔會點撥一二,真正做到了不憤不啓。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他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弟子。 孔子的教學方法獨特而深刻,他十分注重啓發學生的思維和主動性。有一次,孔子在課堂上給弟子們講解一個複雜的問題,他並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通過引導和提問的方式,讓弟子們自己去思考和探索。 其中有一個弟子,他平時就很努力學習,但在這個問題上卻陷入了困境,怎麼也想不明白。孔子看在眼裏,並沒有立刻點破,而是繼續引導其他弟子發表看法。這個弟子看着大家熱烈地討論,自己也更加努力地思考。 隨着討論的深入,其他弟子們漸漸有了一些見解,孔子也會適時地給予肯定和點評。而那個一直困惑的弟子,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受到啓發,突然之間,他彷彿找到了突破點,腦海中靈光一閃,對問題有了全新的理解。 這時,孔子微笑着對他說:“現在你明白了吧,這就是不憤不啓啊。”弟子們紛紛點頭,深刻體會到了孔子這種教學方法的精妙之處。 在孔子看來,如果學生沒有經過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努力探索,沒有達到一種渴望求知的狀態,即“憤”的狀態,那麼直接告訴他們答案是沒有意義的。只有當學生們真正地投入思考,處於一種積極尋求答案的“憤”的狀態時,老師才應該給予適當的啓發和引導,幫助他們突破困境,獲得知識和智慧。 孔子的這種“不憤不啓”的教育理念,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強調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自主性,讓學生明白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知識和技能。 如同《禮記·學記》中所記載的:“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這也正是對孔子教育方法的一種很好的詮釋。 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的教育家們都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這種教育理念,注重啓發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這種理念不僅在教育領域有着重要的意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同樣適用。當我們面對困難和問題時,不要急於尋求他人的幫助,而應該先自己努力思考,當達到“憤”的狀態時,再尋求適當的啓發和引導,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不斷進步。 孔子的“不憤不啓”,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無數人求知和成長的道路,成爲了教育史上的寶貴財富。

不憤不啓-成語圖片

不憤不啓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