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使命
成語拼音
- bù rǔ shǐ mìng
不辱使命成語解釋
- 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
典故出處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六壽昌大笑起來,掉頭對着立羣說‘不辱使命!’”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這次艱鉅的任務中全力以赴,最終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不辱使命。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藺相如的人。他原本是趙國宦者令繆賢的門客。
當時,趙國得到了一塊珍貴的和氏璧,秦王聽聞後,便派使者前來,表示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趙王深知秦王貪婪,擔心他只是欺詐,可又懼怕秦國的強大勢力,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這時,繆賢推薦了藺相如,說他機智勇敢,定能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
藺相如肩負着趙國的期望,踏上了前往秦國的路途。到了秦國,秦王在章臺宮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捧着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滿心歡喜地把玩着和氏璧,卻隻字不提割讓城池之事。藺相如看出秦王並無誠意,便心生一計,他對秦王說:“這塊和氏璧上有一個小瑕疵,請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信以爲真,便把和氏璧遞給了藺相如。
藺相如拿到和氏璧後,立刻退後幾步,靠着一根柱子站立,他怒目圓睜,對秦王說:“大王想要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大臣商議,大家都說‘秦國貪婪,依仗自己的強大,想用空話騙取和氏璧,恐怕得不到城池’。但是我認爲普通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騙,何況是大國之間呢!而且因爲一塊和氏璧而得罪強大的秦國,也是不合適的。於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恭敬地將它獻給大王。可大王您在這樣的宮殿裏接見我,態度十分傲慢,拿到和氏璧後又隨意傳給姬妾們觀看,根本沒有交換城池的誠意。所以我現在取回和氏璧,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頭今天就同和氏璧一起在這柱子上撞碎!”說着,藺相如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撞去。
秦王害怕和氏璧被撞碎,連忙道歉,並假意答應劃出城池。藺相如知道秦王不可信,便要求秦王齋戒五日,並舉行盛大的儀式,才肯交出和氏璧。秦王無奈,只得答應。藺相如卻暗中派人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
五天後,秦王按照約定舉行了儀式,藺相如坦然地對秦王說:“秦國自從穆公以來的二十多位君主,不曾有一個是堅守信約的。我實在怕受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派人拿着和氏璧回去,已經從小路到達趙國了。再說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大王派一個小小的使臣到趙國,趙國會立刻捧着和氏璧送來。憑藉秦國的強大,先割十五個城池給趙國,趙國怎麼敢留着和氏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騙大王的罪過應該處死,我願意受湯鑊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們仔細商議這件事。”
秦王與大臣們面面相覷,雖惱怒不已,但又不能對藺相如怎樣,最終只好放他回趙國。藺相如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出色地完成了使命,維護了趙國的尊嚴和利益。他的事蹟也被人們傳頌開來,成爲了“不辱使命”的典範。
不辱使命-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