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習水土
成語拼音
- bù xí shuǐ tǔ
不習水土成語解釋
- 對於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
典故出處
-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初到這座南方小城,因爲不習水土,身體出現了一些不適的症狀。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叫鄭國。鄭國的一位年輕將軍名叫子產,他足智多謀且心懷壯志。
有一次,鄭國決定派遣一支軍隊前往南方的一個地區作戰。那裏氣候炎熱潮溼,與鄭國本土的環境大不相同。子產深知士兵們可能會面臨不習水土的問題,但軍令如山,他們還是踏上了征程。
當軍隊到達南方後,果然許多士兵開始出現各種不適症狀。有的士兵上吐下瀉,有的士兵渾身乏力,戰鬥力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子產心急如焚,他四處尋找解決辦法。
他查閱了許多典籍,其中就有記載古人在面對異地環境時的應對之策。他從中受到啓發,開始採取一系列措施。他命令士兵們注意飲食,避免食用當地一些容易引起不適的食物;同時讓士兵們儘量適應當地的氣候,保持良好的作息。
然而,情況並沒有立刻好轉。一些士兵的病情甚至更加嚴重了,軍中開始出現了一些抱怨的聲音。有人質疑子產的決策,認爲他應該早點帶領大家撤退,而不是讓大家在這裏受苦。
但是子產並沒有動搖,他堅信只要堅持下去,一定能夠克服不習水土帶來的困難。他不斷鼓勵士兵們,告訴他們困難只是暫時的。
隨着時間的推移,士兵們逐漸適應了當地的環境,身體狀況也慢慢好轉。他們的戰鬥力逐漸恢復,最終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勝利。
當他們勝利歸來時,鄭國上下一片歡騰。子產的智慧和堅持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讚揚。這次經歷也讓人們深刻地認識到,在面對不熟悉的環境時,不能輕易退縮,而是要積極尋找解決辦法,努力去適應。
從那以後,“不習水土”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用來提醒人們在進入新的環境時,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克服可能遇到的困難和不適,只有這樣,才能在新的環境中立足並取得成功。
不習水土-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