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皁白

成語拼音

bù wèn zào bái

不問皁白成語解釋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典故出處

郁達夫《沉淪》五太陽已經起來了。他不問皁白,一直的往東走去。”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處理這件事的時候,完全不進行調查,也不聽他人解釋,不問皁白就批評了下屬。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們。 有一天,鎮上來了一個陌生人,他衣着普通但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狡黠。這個人在鎮上游蕩了幾日,到處打聽一些事情。不久後,鎮裏發生了一起離奇的盜竊案,一家富戶的貴重財物不翼而飛。 富戶十分憤怒,他立刻召集衆人,要求找出這個盜賊。此時,那個陌生人不巧出現在了衆人面前,他神色慌張,這引起了一些人的懷疑。富戶在沒有經過仔細調查和詢問的情況下,就認定這個陌生人就是盜賊,他完全不問皁白,不聽陌生人的任何解釋,就命人將他抓了起來。 周圍的一些人覺得這樣做不太妥當,有人站出來說:“這樣是不是太草率了,萬一他不是盜賊呢?”但富戶哪裏聽得進去,他堅信自己的判斷,覺得這個陌生人就是罪魁禍首。 陌生人被關了起來,遭受了不公正的對待。然而,經過幾天的暗中查探,真正的盜賊卻另有其人,是鎮裏一個平時就遊手好閒的混混。當真相大白後,富戶十分懊悔,他意識到自己的魯莽和不理智給陌生人帶來了多大的傷害。 這件事引起了人們的反思,大家想起了歷史上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在某些朝代,一些官員爲了政績或者個人私利,常常不問皁白地給人定罪,導致了許多冤案的發生。就如同歷史上曾有忠臣被奸臣誣陷,皇帝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就輕信讒言,給忠臣帶來了滅頂之災。 從那以後,鎮裏的人們明白了不能僅憑表面現象或者個人主觀判斷就輕易地給他人下結論,一定要經過仔細的調查和了解,做到公平公正,避免再出現不問皁白冤枉好人的情況。而這個故事也一直流傳下來,提醒着人們要保持理性和客觀,尊重事實和真相。

不問皁白-成語圖片

不問皁白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