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壹而三

成語拼音

bù yī ér sān

不壹而三成語解釋

指再三;多次。

典故出處

《孔子家語·弟子行》子貢既與衛將軍文子言。適魯,見孔子曰‘衛將軍文子問二三子之於賜,不壹而三焉。賜也辭,不獲命;以所見者對矣。’”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總是犯同樣的錯誤,讓人無法忍受,這種情況已經出現多次,真可謂不壹而三。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國家名爲鄭國。鄭國的朝堂之上,各種勢力明爭暗鬥,局勢複雜多變。 鄭靈公繼位後,有一天,楚國送來了一隻巨大的黿。鄭靈公非常高興,決定要在朝堂上與大臣們一同享用這難得的美味。 當時鄭國的兩位大臣公子宋和公子歸生一同上朝。公子宋在途中,他的食指突然不由自主地跳動起來。公子宋便對公子歸生說:“以往我的食指跳動,就一定會有特別的美味品嚐。”兩人進入朝堂後,果然看到廚師正在處理那隻黿,他們相視而笑。鄭靈公看到他們的表情,便詢問緣由,公子歸生就將公子宋的話告訴了鄭靈公。 鄭靈公心中卻突然起了一個念頭,他想要捉弄一下公子宋。等到黿羹煮好,鄭靈公將其他大臣都賜予了黿羹品嚐,唯獨沒有給公子宋。公子宋感到非常羞辱和憤怒,他覺得鄭靈公故意讓他難堪。在衝動之下,公子宋竟然直接走到鄭靈公面前,用手指蘸了鄭靈公鼎中的黿羹,然後放入口中品嚐,隨後拂袖而去。鄭靈公見狀大怒,聲稱要殺死公子宋。 公子宋得知鄭靈公的想法後,決定先下手爲強。他與公子歸生等一些大臣密謀,最終發動了政變,殺死了鄭靈公。 鄭靈公因爲一個小小的玩笑,導致瞭如此嚴重的後果,這也正應了“不壹而三”這個成語。這件事原本只是一個意外的開端,卻引發了一系列的變故,最終導致了不可挽回的結局。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在處理事情和與人相處時,不能隨意地挑起事端或捉弄他人,否則可能會引發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歷史的教訓如警鐘長鳴,提醒着我們要謹慎行事,以避免因爲一時的衝動或不當行爲而帶來嚴重的後果。就像鄭靈公一樣,因爲他的一個小小舉動,使得原本可以避免的衝突不斷升級,最終造成了國家的動盪和自己的不幸命運。我們應當時刻銘記這些歷史故事,從中汲取智慧和經驗,讓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和明智。

不壹而三-成語圖片

不壹而三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