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辭害志

成語拼音

bù yǐ cí hài zhì

不以辭害志成語解釋

辭文辭;志作品的思想內容。原意是不因爲只顧文辭而損害了對內容的理解◇也指寫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辭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典故出處

《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我們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應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內涵,切勿因某些表述的瑕疵而產生誤解,要做到不以辭害志,才能真正領略其精髓。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李明的書生。 李明自幼聰慧好學,博覽羣書,心懷遠大的志向。他一心渴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學識和努力,爲國家和百姓做出貢獻。 有一次,李明參加了一場文人聚會。在聚會上,大家高談闊論,紛紛展示自己的才華。其中有一個人,名叫張華,他特別善於言辭,能言善辯,總是能以華麗的詞藻吸引衆人的目光。 張華在聚會上不斷地發表自己的觀點,用詞極爲精妙,但李明卻發現張華的一些觀點華而不實,甚至有些是爲了迎合他人而說的違心之話。李明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和擔憂,他覺得這樣過於注重言辭的華麗,可能會掩蓋真正的思想和志向。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明發現張華越來越沉迷於言辭的雕琢,而漸漸忽略了內在的真實和意義。而李明自己則始終堅守着內心的信念,不以華麗的言辭來掩蓋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志向。 有一天,國家面臨一場重大的危機,需要有識之士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李明毫不猶豫地站出來,憑藉着自己紮實的知識和深刻的見解,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建議。而張華卻在這個時候,依然只是用一些漂亮的言辭來試圖表現自己,卻沒有真正實質性的內容。 最終,李明的方案得到了採納,爲國家解決了難題,贏得了衆人的讚譽和尊重。而張華卻因爲只注重言辭而不注重實際,漸漸被人們所淡忘。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以辭害志”。我們不能僅僅被華麗的言辭所迷惑,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志向和目標。就如同歷史上許多有識之士,他們或許沒有巧舌如簧的口才,但憑藉着堅定的信念和真實的行動,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我們應該像李明一樣,始終堅守自己的初心,不被表面的東西所左右,以實際行動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不以辭害志-成語圖片

不以辭害志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