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言

成語拼音

bù zhī suǒ yán

不知所言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內容混亂,無法理解。同不知所云”。

典故出處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成語典故

公長民短,臨時不知所言,既後覺其不可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

成語造句

他在臺上緊張得語無倫次,讓人感覺不知所言。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並起。劉備爲了實現自己興復漢室的大志,四處奔波,尋求賢才。在他的努力下,終於請到了智謀超羣的諸葛亮。諸葛亮出山後,盡心盡力地輔佐劉備,爲他出謀劃策。 一次,劉備爲了與東吳孫權結盟,共同對抗曹操,親自率領大軍前往東吳。在東吳,劉備受到了孫權的熱情款待。然而,在與孫權的交談中,劉備卻顯得有些緊張和不知所措。他心中雖然有着明確的目標和想法,但面對孫權這位雄踞一方的霸主,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訴求。 在交談過程中,劉備時而語無倫次,時而猶豫不決,讓孫權對他的能力產生了一些懷疑。劉備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他心中懊惱不已,責怪自己爲何如此不爭氣,關鍵時刻竟然不知所言。但諸葛亮深知劉備的內心和志向,他在一旁巧妙地爲劉備解圍,用他的智慧和口才,向孫權闡明瞭劉備的意圖和計劃。 孫權在諸葛亮的勸說下,最終同意與劉備結盟。劉備也從這次經歷中吸取了教訓,他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在之後的歲月裏,劉備逐漸成長爲一位更加成熟、穩重的領袖。 正如《論語》中所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劉備雖然一時之間在言語表達上出現了問題,但他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決心和能力。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在面對重要的場合和人物時,我們要保持冷靜和自信,努力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以免出現不知所言的尷尬局面。同時,我們也要善於從失敗和挫折中吸取教訓,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和強大。

不知所言-成語圖片

不知所言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