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疼癢

成語拼音

bù zhī téng yǎng

不知疼癢成語解釋

是疼是癢都不知道。比喻不體貼,不關心。

典故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六回便是留守相公自來監押時,也容我們說一句。你好不知疼癢,只顧逞辦!”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對別人的困難處境總是冷眼旁觀,完全不知疼癢。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富家子弟名叫李華。李華從小就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嬌生慣養,對他人的疾苦和困難完全不知疼癢。 李華每日只知與一羣紈絝子弟喫喝玩樂,對於世間的艱辛毫無概念。他常常在繁華的街道上閒逛,對街邊乞丐的求助視而不見,甚至還會嘲笑他們的窮困潦倒。 有一次,小鎮上遭遇了一場嚴重的旱災,許多百姓的莊稼顆粒無收,生活陷入了困境。人們紛紛向富有人家求助,希望能得到一些救濟。然而,李華卻對此毫不關心,依舊沉浸在自己的享樂世界中。 一天,李華在集市上看到一個老人因爲飢餓而暈倒在路旁。周圍的人都在紛紛議論,希望有人能伸出援手幫助老人。可是李華卻不屑地說:“這與我有什麼關係,他自己沒本事纔會這樣。”說罷便揚長而去。 隨着時間的推移,旱災越來越嚴重,百姓們的生活越發艱難。一些人因爲飢餓和疾病死去,整個小鎮瀰漫着悲傷和絕望的氣息。 終於,李華的父親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開始組織家族中的人進行救濟工作。可是李華卻極力反對,認爲這是在浪費自家的錢財和物資。父親嚴厲地斥責了他,說道:“你如此不知人間疾苦,不知疼癢,將來如何能承擔起家族的責任?” 在父親的教導下,李華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他漸漸意識到自己過去的錯誤,決定改變自己。他主動參與到救濟工作中,親自爲那些受災的百姓送去食物和衣物。 在這個過程中,李華深刻地體會到了百姓們的痛苦和不易,他開始懂得關心他人,不再對他人的苦難不知疼癢。 經過這次旱災的洗禮,李華徹底脫胎換骨。他明白了財富的真正意義,也懂得了珍惜和關愛他人。從此,他不再是那個只知享樂、不知疼癢的富家子弟,而是成爲了一個有擔當、有愛心的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在安逸環境中的人,有時可能會對他人的痛苦和困難缺乏感知,變得不知疼癢。然而,當我們真正去接觸和了解那些疾苦時,我們才能成長和改變,成爲一個更加善良和有責任感的人。就如《論語》中所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有設身處地地爲他人着想,我們才能避免成爲一個冷漠無情的人。

不知疼癢-成語圖片

不知疼癢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