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聲疾呼
成語拼音
- dà shēng jí hū
大聲疾呼成語解釋
- 疾:快。大聲呼喊,引起人們注意。
典故出處
- 唐·韓愈《後十九日覆上宰相書》:“行且不息,以蹈於窮餓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聲而疾呼矣。”
成語典故
- 唐朝時期,著名文學家韓愈25歲中進士,到了28歲還沒有官職。他便寫信給宰相趙憬,希望能得到任用。等了19天還沒有音信,就又寫《後十九日覆上宰相書》,他在信中大聲疾呼朝廷應像救水火之災那樣來援救和任用那些有才學而面臨困境的人。
成語造句
- 爲了引起大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他站在廣場上,對着來來往往的人羣大聲疾呼,希望人們能夠積極行動起來。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位人物,他心懷天下,爲了正義與公平,勇敢地站出來大聲疾呼。
那是在一個動盪的時代,社會黑暗,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有一位名叫張義的仁人志士,他目睹了種種不公與苦難,心中燃起了強烈的使命感。
當時,官府橫徵暴斂,苛捐雜稅讓百姓們苦不堪言。一些權貴爲了私利,肆意欺壓百姓,強佔土地,弄得民不聊生。張義看到這些慘狀,痛心疾首,他決定不能再沉默下去。
他開始四處奔走,向人們揭露官府的惡行和權貴的醜惡嘴臉。每到一處,他都慷慨激昂地講述着百姓們所遭受的苦難,呼籲大家團結起來,共同對抗這些不公。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彷彿要穿透那黑暗的蒼穹。
起初,很多人對他的行爲感到不解,甚至有人嘲笑他不自量力。但張義毫不氣餒,他堅信自己所做的是正確的。他引用古代先賢的事例,告訴人們只有勇敢地抗爭,才能迎來光明的未來。
隨着時間的推移,張義的呼聲漸漸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共鳴。一些有識之士紛紛加入到他的行列中來,他們一起在各地宣傳正義,鼓勵百姓們奮起反抗。百姓們也逐漸覺醒,他們不再忍受壓迫,開始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
然而,張義的行爲也引起了官府和權貴的恐慌與憤怒。他們視張義爲眼中釘、肉中刺,想盡辦法要除掉他。但張義毫不畏懼,依然堅定地繼續着自己的行動。
最終,張義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的大聲疾呼喚起了廣大百姓的覺醒,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變革。雖然過程充滿了艱難險阻,但正義最終戰勝了邪惡,百姓們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張義的故事成爲了人們口中的傳奇,他的勇敢和堅持激勵着後人。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正義與勇氣,讓人們明白,當面對不公與黑暗時,我們不能沉默,而要像他一樣,勇敢地大聲疾呼,爲了真理和正義而奮鬥。即使會面臨重重困難和危險,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迎來希望的曙光。在歷史的畫卷中,張義的身影永遠熠熠生輝,他的大聲疾呼也將永遠被銘記。
大聲疾呼-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