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鋒斂銳

成語拼音

cáng fēng liǎn ruì

藏鋒斂銳成語解釋

比喻不露鋒芒。同藏鋒斂鍔”。

典故出處

清·李漁《比目魚·竊發》俺山大王前次出兵……被他伏下火攻,燒壞我許多猛獸,只得逃入深山,藏鋒斂銳,休息了半年,才覺得精還力復。”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面對複雜的局勢時,他選擇低調行事,不輕易展露自己的鋒芒,而是藏鋒斂銳,等待最佳時機。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段關於藏鋒斂銳的故事。 在戰國時期,有一個名爲李牧的將領。他長期駐守在北方邊境,抵禦着匈奴的侵擾。李牧深知匈奴騎兵的厲害,一開始他並沒有選擇與匈奴正面硬拼,而是採取了一種看似保守的策略。 他每天只是讓士兵們操練,加強防禦工事,但從不輕易出擊。匈奴每次來襲,李牧總是下令緊閉城門,堅守不出。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很久,匈奴人漸漸覺得李牧是個膽小怕事的將領,開始輕視他和他所率領的軍隊。 然而,李牧的心中卻有着自己的盤算。他明白此時與匈奴硬拼並非上策,自己需要等待一個最佳的時機。他一直在暗中積蓄力量,訓練士兵,收集情報,同時也在麻痹着匈奴。 經過多年的藏鋒斂銳,李牧覺得時機終於成熟了。他精心策劃了一場戰役,突然率領大軍主動出擊匈奴。匈奴完全沒有料到李牧會有如此舉動,被打得措手不及。李牧帶領着士兵們奮勇殺敵,一舉擊潰了匈奴的主力,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這一戰,讓李牧聲名遠揚,他的智慧和策略也被人們所稱讚。他用藏鋒斂銳的策略,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成功地實現了戰略反轉。正如《孫子兵法》中所云:“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李牧完美地詮釋了這一軍事思想。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需要學習李牧的這種藏鋒斂銳的精神。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面臨強大的對手或困難的局面,但我們不能盲目衝動,而是要懂得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在時機未到之前,我們要學會收斂自己的鋒芒,默默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這樣,當機會來臨時,我們才能像李牧一樣,一鳴驚人,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藏鋒斂銳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智慧,一種策略,它能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更加成功。

藏鋒斂銳-成語圖片

藏鋒斂銳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