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硬不喫軟

成語拼音

chī yìng bù chī ruǎn

喫硬不喫軟成語解釋

好言好語不聽從,態度一強硬,反使屈從了。形容人的外強中乾,欺軟怕硬。

典故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戴大理囑咐他的一番話,說胡統領的爲人,喫硬不喫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這個人啊,對待他不能好言相勸,必須態度強硬,因爲他喫硬不喫軟。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名叫王五的惡霸。他平日裏仗着自己身強力壯,又有一羣狐朋狗友,總是在鎮子裏爲非作歹,欺壓百姓。 這天,王五在街上閒逛,看到一個老實巴交的小販在叫賣自己的貨物。王五心中頓生歹意,走上前去,二話不說就開始搶奪小販的貨物。小販驚恐萬分,苦苦哀求王五放過他。然而王五卻根本不理會,依舊我行我素。 就在這時,一位路過的年輕俠客看到了這一幕。他挺身而出,制止王五的惡行。王五看到有人竟敢多管閒事,頓時火冒三丈,衝着俠客大聲呵斥道:“你算什麼東西,竟敢管我的閒事!”俠客義正言辭地說:“路見不平,自當拔刀相助!你這般欺負弱小,實在可惡。”王五哪聽得進去,直接揮拳向俠客打去。俠客身形一閃,輕鬆躲過,然後迅速出手,幾招就將王五打倒在地。 王五從地上爬起來,看着俠客,心中雖然憤怒,但也知道自己不是對手。他惡狠狠地說:“你給我等着!”說完便灰溜溜地走了。 俠客並沒有把王五的威脅放在心上,繼續在鎮上游蕩。而王五回到家中後,越想越氣,決定找機會報復俠客。他想到了自己認識的一個有權有勢的人物,便找上門去,添油加醋地訴說了俠客對他的“欺負”。 那個有權有勢的人物聽信了王五的話,決定幫他出這口氣。於是,他派人去給俠客傳話,讓俠客來見他。俠客得知後,毫無畏懼地去了。 在見面時,那個有權有勢的人物企圖用權勢和威嚴來嚇唬俠客,讓他向王五道歉。然而俠客卻絲毫不爲所動,依然堅持自己的立場,認爲王五有錯在先,自己只是做了該做的事。 見俠客如此強硬,那個有權有勢的人物也有些無奈。他突然意識到,這個俠客是個喫硬不喫軟的人,用強硬的手段是無法讓他屈服的。於是,他改變了策略,開始和俠客講道理,分析事情的對錯。 俠客見對方態度轉變,也願意坐下來好好談談。最終,在雙方的協商下,王五向小販道歉並賠償損失,而俠客也承諾不再追究王五的過往行爲。 這件事讓鎮子裏的人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於像王五這樣喫硬不喫軟的人,不能一味地遷就和軟弱,必要時必須採取強硬的手段來對抗他們的惡行;而對於那些堅持正義的人,有時候也需要用恰當的方式去溝通和解決問題,不能一味地強硬到底。從此,鎮子裏的風氣漸漸好轉,人們的生活也變得更加安寧和和諧。

喫硬不喫軟-成語圖片

喫硬不喫軟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