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善其身

成語拼音

dú shàn qí shēn

獨善其身成語解釋

獨:唯獨;善:好,維護。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養好自身。現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

典故出處

《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孟子勸宋勾踐到別國去遊說仁學。宋勾踐向孟子請教如何遊說。孟子說:“尊崇儒道,樂於仁義。君子爲人,窮困時不要失掉仁義,得志時不要失去理智,這樣窮困時能獨善其身,自得其樂,得志時能兼顧天下的利益。”。

成語造句

他總是隻考慮自己,不願意幫助別人,這種獨善其身的行爲讓周圍的人都感到很失望。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人,他名叫林之渙。 林之渙生活在一個動盪的時代,國家戰亂頻繁,社會動盪不安。他自幼聰慧好學,飽讀詩書,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然而,面對這混亂的局勢,他漸漸地選擇了一種看似獨善其身的生活方式。 起初,林之渙也積極投身於社會事務中,試圖爲國家和百姓做出一些貢獻。他曾多次向官府進言,提出自己對於治理國家的見解和建議。可是,官場的黑暗與腐敗讓他的努力一次次付諸東流,他的建議被束之高閣,甚至還遭到了一些官員的排擠和打壓。 在經歷了多次挫折後,林之渙感到心灰意冷。他開始遠離官場的紛爭,回到自己的家中,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他終日埋頭於書籍之中,研究學問,寫詩作畫,彷彿將自己與外界隔離開來。他的朋友們曾多次勸他重新出山,爲國家和人民效力,但他都一一拒絕了。他認爲在這樣的亂世中,自己能做到獨善其身已經不易,何必再去自尋煩惱。 然而,命運卻似乎不願讓他如此平靜地生活下去。一天,林之渙所在的村莊遭到了敵軍的襲擊。村民們四處逃竄,哭聲和喊叫聲充斥着整個村莊。林之渙看着眼前的慘狀,心中充滿了痛苦和自責。他意識到,自己所謂的獨善其身並不能真正讓自己獲得安寧。 在這一刻,林之渙的內心發生了轉變。他不再逃避現實,而是勇敢地站了出來,組織村民們進行抵抗。他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制定了一些簡單而有效的防禦策略。在他的帶領下,村民們團結一心,共同抵禦敵軍的進攻。雖然最終他們未能完全擊退敵軍,但他們的抵抗也讓敵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經過這次事件,林之渙明白了一個道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真正做到獨善其身。一個人的命運與國家和社會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只有當每個人都肩負起自己的責任,爲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才能實現真正的和平與繁榮。 從此,林之渙不再隱居,而是積極投身於社會變革之中。他四處奔走,呼籲人們團結起來,共同對抗黑暗勢力。他的行動感染了許多人,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他的行列中來。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國家逐漸走向了穩定和繁榮。 林之渙的故事告訴我們,獨善其身也許能讓我們在一時獲得安寧,但卻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我們不能只考慮自己,而應該勇敢地站出來,與大家一起共同努力,這樣才能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正如古人所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只有當我們每個人都能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復興。

獨善其身-成語圖片

獨善其身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