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謀畫策
成語拼音
- chū móu huà cè
出謀畫策成語解釋
- 謀謀略。畫籌劃。制定計謀策略。常指爲人出主意。
典故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九回汝依違觀望其間,並不見出奇畫策,無非因人成事。”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面對這次複雜的項目時,團隊成員們積極思考,共同爲項目的順利推進出謀畫策。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諸侯國中,有一位年輕而聰慧的謀士叫李明。當時,諸侯國面臨着諸多複雜的局勢和挑戰。
這個諸侯國的周邊有幾個勢力虎視眈眈,時常挑起紛爭。國君爲此憂心忡忡,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在衆多大臣中,李明雖然年輕,卻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智慧脫穎而出。
一次,敵國派大軍前來挑釁,邊境告急。國君緊急召集大臣們商量應對之策。衆人議論紛紛,有的主張迎戰,有的則建議求和。李明在一旁默默思考,仔細分析着敵我雙方的形勢。
等大臣們都說完各自的想法後,李明站出來說道:“國君,臣有一計。我們可以先派出使者,假意求和,拖延時間。同時,暗中集結兵力,加強訓練。等敵國放鬆警惕之時,我們再突然出擊,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國君聽了李明的計策,微微點頭,但還是有些猶豫。
李明看出了國君的疑慮,繼續說道:“國君,《孫子兵法》有云:‘兵者,詭道也。’在這複雜的局勢下,我們需要靈活運用策略。如今敵國氣勢洶洶,我們正面迎戰未必能勝。而臣的計策可以讓我們化被動爲主動,爭取到更多的優勢。”國君思索片刻後,決定採納李明的建議。
果然,按照李明的計劃行事,敵國見他們求和,漸漸放鬆了警惕。而諸侯國這邊則抓緊時間準備,時機成熟後,一舉出擊,取得了重大勝利。
從此,李明越發受到國君的器重,每次遇到難題,國君都會找他出謀畫策。李明也不負所托,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謀略,一次次幫助諸侯國化險爲夷,在複雜的局勢中站穩腳跟。
隨着時間的推移,諸侯國在李明的輔佐下日益強大。而李明出謀畫策的故事也在民間流傳開來,人們對他的智謀和膽識讚不絕口。他的事蹟成爲了後世之人學習的典範,讓人們明白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智慧和謀略的重要性。李明的故事也讓“出謀畫策”這個成語更加深入人心,激勵着人們在生活中善於思考,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出謀畫策-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