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內之吝

成語拼音

chū nèi zhī lìn

出內之吝成語解釋

捨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氣。同出納之吝”。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朋友遇到困難向他求助時,他卻表現出了出內之吝,這真讓人感到失望。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叫衛國。衛國的國君衛莊公,有一個寵妾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州籲。 州籲自幼受到衛莊公的溺愛,養成了驕橫跋扈的性格。他喜歡舞刀弄槍,結交一些武士,整天惹是生非。大臣石碏曾多次勸諫衛莊公,要對州籲加以管教,以免日後生出禍端,但衛莊公卻不以爲然。 隨着時間的推移,州籲的行爲越來越放肆。他不僅不把衛國的國法放在眼裏,還經常欺負百姓,弄得民怨沸騰。石碏看到這種情況,憂心忡忡,他深知州籲這樣下去必然會給衛國帶來災難。 後來,衛莊公去世,衛桓公即位。州籲對衛桓公的即位心懷不滿,他暗中積蓄力量,準備奪取王位。終於,在一個合適的時機,州籲發動了叛亂,殺死了衛桓公,自己登上了王位。 州籲當上國君後,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斷地對外發動戰爭,企圖通過戰爭來樹立自己的權威。然而,他的這種做法卻讓衛國陷入了更深的困境。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對州籲充滿了怨恨。 石碏看到衛國的局勢越來越危急,他決定挺身而出,拯救衛國。他暗中聯絡了一些忠於衛國的大臣,策劃了一場推翻州籲的行動。 在石碏的精心策劃下,終於成功地抓住了州籲。石碏對州籲的行爲進行了嚴厲的批判,指出他的貪婪和殘暴是導致衛國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州籲聽後,無話可說,只能低頭認罪。 最終,石碏依照國法,將州籲處死,結束了他的暴政。衛國也在石碏和其他大臣的努力下,逐漸恢復了平靜。 從州籲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出內之吝”的危害。一個人如果只知道貪婪地獲取,而不願意給予和分享,最終只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災難。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慷慨大方,懂得與他人分享,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我們也要以史爲鑑,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重蹈州籲的覆轍,要做一個有道德、有責任感的人。

出內之吝-成語圖片

出內之吝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