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其不意,掩其不備

成語拼音

chū qí bù yì,yǎn qí bù bèi

出其不意,掩其不備成語解釋

原指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典故出處

語出《孫子·計》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成語典故

罕之料吾不敢渡九鼎,以吾兵少而來遠,且不虞吾之速至也。出其不意,掩其不備者,兵家之勝策也。★《新五代史·雜傳六·丁會》

成語造句

在這場戰鬥中,我方軍隊巧妙地運用戰術,先故意製造假象迷惑敵軍,然後出其不意,掩其不備,一舉取得了勝利。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戰場上,有一位智慧非凡的將領名叫李牧。當時,趙國邊境時常遭受匈奴的侵擾,百姓苦不堪言。 李牧奉命駐守邊境,他採取了一系列獨特的策略。他每日讓士兵們盡情操練,同時也讓他們好好休息,養精蓄銳。並且規定,一旦發現匈奴來襲,就立刻退入城中防守,不許出戰。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好幾年,匈奴每次來襲都一無所獲,漸漸地,他們開始輕視李牧,認爲他是一個膽小無能的將領。而趙國的士兵們經過長時間的休整和訓練,實力已經大增。 李牧見時機已到,開始謀劃一場出其不意的戰役。他精心挑選了一批精兵強將,暗中進行了特別的訓練。 一日,匈奴又像往常一樣前來劫掠。李牧這次卻沒有下令撤退,而是率領着訓練有素的士兵們突然出擊。匈奴完全沒有料到李牧會主動迎戰,被打得措手不及。 李牧帶領士兵們奮勇殺敵,如猛虎下山般勢不可擋。匈奴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暈頭轉向,完全陷入了混亂之中。他們想要組織抵抗,但已經來不及了,李牧的軍隊早已掩其不備,迅速將他們分割包圍。 在這場戰役中,李牧大獲全勝,給匈奴以沉重的打擊。經此一戰,匈奴元氣大傷,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敢再輕易侵犯趙國邊境。 李牧的這場勝利,正是因爲他巧妙地運用了出其不意、掩其不備的策略。他先是故意營造出一種軟弱的假象,讓敵人放鬆警惕,然後在敵人毫無防備的時候突然發動攻擊,從而取得了輝煌的戰果。這個故事也成爲了後世軍事策略中的經典案例,提醒着人們在面對敵人時,要善於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抓住時機,給予敵人致命的一擊。

出其不意,掩其不備-成語圖片

出其不意,掩其不備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