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有名

成語拼音

chū shī yǒu míng

出師有名成語解釋

有正當理由進行征伐。

典故出處

京劇《將相和》第一場趙若獻璧,乃懼怕我邦,不難臣服;若是不獻,再去征討,方算出師有名。”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戰爭爆發之前,他必須爲自己的行動尋找合理的理由,以做到出師有名。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故事都體現了“出師有名”的重要性。 在春秋時期,齊國日益強大,齊桓公欲稱霸諸侯。當時,北方的山戎時常侵擾燕國,給燕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燕莊公無奈之下,只得向齊國求救。齊桓公認爲這是一個樹立自己威望、出師的好機會。他以“尊王攘夷”爲旗號,即尊崇周天子,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正義且極具號召力的理由。於是,齊桓公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開往燕國,援救燕國。 齊桓公的軍隊與山戎進行了激烈的戰鬥,最終成功地擊退了山戎,拯救了燕國。這一戰,讓齊國的威名遠揚,各諸侯國對齊桓公也越發敬重。齊桓公出師援救燕國,正是因爲有了“尊王攘夷”這個名正言順的理由,使得他的行動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支持。 在後世的許多戰爭和政治鬥爭中,“出師有名”也成爲了至關重要的因素。例如,三國時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漢獻帝的名義征討四方,從表面上看,他的行動似乎都是代表着朝廷,有着正當的理由。雖然其真實目的是爲了擴張自己的勢力,但這種“出師有名”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贏得了人心和政治優勢。 再如,明朝的朱元璋,在起兵反元時,打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這個口號極具感染力和號召力,讓廣大民衆對他的起義軍充滿了期待和支持。朱元璋正是憑藉着這一“出師有名”的主張,最終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大明王朝。 歷史不斷證明,“出師有名”對於一個國家、一個軍隊或者一個政治勢力的行動是多麼的關鍵。它能夠凝聚人心,獲得廣泛的支持和認同,讓行動具有合法性和正當性。如果沒有一個正當的理由,隨意發動戰爭或進行政治鬥爭,往往會遭到各方的質疑和反對,甚至可能導致失敗。出師有名不僅僅是一種策略,更是一種智慧的體現,它需要領導者對局勢的準確判斷和對人心的深刻洞察,只有這樣,才能在歷史的舞臺上留下輝煌的篇章。

出師有名-成語圖片

出師有名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