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櫟庸材

成語拼音

chū lì yōng cái

樗櫟庸材成語解釋

樗櫟不成材的樹木。比喻平庸無用的人。常用作謙詞。

典故出處

《莊子·逍遙遊》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

成語典故

庶曰某樗櫟庸材,何敢當此重譽。”★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

成語造句

他雖然一直在努力,但最終的成果表明他在這方面可能只是樗櫟庸材。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國家的朝堂之上,官員們正在商議國家大事。其中有一位大臣,名叫孔寧。 孔寧雖然身處高位,卻並無多少真才實學,平日裏只知道阿諛奉承,謀取私利。他憑藉着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在朝中站穩了腳跟,然而,他的能力實在有限,對於國家的治理和發展幾乎沒有什麼建設性的貢獻。 有一次,國家面臨着一個重要的決策,需要有明智之士提出合理的建議和方案。其他大臣們紛紛各抒己見,積極出謀劃策,試圖找到最佳的解決辦法。而孔寧卻在一旁沉默不語,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種局面。 當君王詢問他的看法時,他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君王見狀,心中十分不悅,暗自思忖道:“此人真是一個樗櫟庸材,難堪大用啊!” 在後來的日子裏,國家不斷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其他有才能的大臣們努力想辦法解決問題,而孔寧卻依舊碌碌無爲,只是在一旁觀望。他的行爲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和批評,大家都覺得他就像那樗樹和櫟樹一樣,雖然長得高大,卻是不成材的樹木,沒有什麼實際用途。 隨着時間的推移,國家的局勢越發艱難,而孔寧的無所作爲也越發明顯。最終,君王忍無可忍,決定罷免他的官職,讓更有能力的人來擔當重任。孔寧失去了他一直以來所依賴的地位和權力,成爲了衆人的笑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社會中,我們不能像孔寧這樣只是徒有其表而無真才實學的樗櫟庸材。我們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爲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只有真正有才能的人,才能在歷史的舞臺上留下自己的足跡,爲後人所銘記。而那些樗櫟庸材,最終只會被歷史的潮流所淘汰。正如《莊子·逍遙遊》中所說:“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這也形象地說明了樗樹的無用,警示着我們要避免成爲這樣的無用之人。

樗櫟庸材-成語圖片

樗櫟庸材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