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蕘之言

成語拼音

chú ráo zhī yán

芻蕘之言成語解釋

芻蕘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話。指普遍百姓的淺陋言辭。也用作講話者的謙詞。

典故出處

《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成語典故

巧匠何曾棄樗櫟,芻蕘之言或有益。★宋·李清照《上樞密韓肖胄》詩

成語造句

對於這件事,大家的看法不一,就連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芻蕘之言,也可能蘊含着寶貴的啓示。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它的國王非常自負且固執己見。這位國王常常覺得自己的決策和想法都是最正確的,不願意聽取其他人的意見。 有一次,國家面臨着一個重要的決策,關於如何應對鄰國的威脅。國王召集了大臣們商議,大臣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但大多都是順着國王的意思說。然而,在朝堂之外,有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他叫阿明。阿明雖然只是一個平凡的芻蕘之人,但他非常關心國家的命運。 阿明聽到了關於國家決策的討論,他覺得國王和大臣們的想法可能會導致不好的後果。於是,他鼓起勇氣決定向國王進言。他歷經艱難,終於來到了王宮前,請求面見國王。一開始,侍衛們並不想讓他進去,覺得他一個普通百姓能有什麼重要的話要說。但阿明堅持不懈,他說自己有關乎國家安危的芻蕘之言,一定要讓國王聽到。 最終,國王被他的堅持所打動,同意讓他進宮。阿明見到國王后,毫不畏懼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擔憂。他指出國王目前的決策可能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一些不同的建議。國王一開始非常生氣,覺得阿明一個小小的百姓竟敢質疑他的決策。但隨着阿明詳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國王開始冷靜下來思考。 國王想到了歷史上那些因爲不聽芻蕘之言而導致失敗的例子,比如有的君主因爲剛愎自用,拒絕聽取百姓的合理建議,最終導致國家陷入困境。他意識到,即使是一個普通百姓,也可能有寶貴的見解。經過深思熟慮,國王決定認真考慮阿明的建議,並對之前的決策進行了重新審視和調整。 因爲阿明的勇敢進言,國家做出了更加明智的決策,成功地應對了鄰國的威脅,避免了一場可能的災難。從此,國王也明白了芻蕘之言不可輕視,要廣開言路,多聽取不同人的意見,這樣才能讓國家更加繁榮昌盛。而阿明也因爲他的勇敢和智慧,成爲了人們口中的傳奇人物,他的故事被人們傳頌不衰,提醒着後人要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哪怕只是芻蕘之言,也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輕視任何人的意見,哪怕是最平凡的人,他們的想法也可能蘊含着真理和智慧。就像那句古話所說:“下下人有上上智。”我們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善於傾聽和接納來自各方的聲音,這樣才能不斷進步,讓我們的生活和社會更加美好。

芻蕘之言-成語圖片

芻蕘之言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