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時彼一時
成語拼音
- cǐ yī shí bǐ yī shí
此一時彼一時成語解釋
- 指時間不同,情況亦異,不能相提並論。
典故出處
- 語出《孟子·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成語典故
- 那不是此一時彼一時,嗎……誰又真心去捧老校長呢!★老舍《趙子曰》弟六
成語造句
- 以前他家財萬貫,如今卻一貧如洗,真可謂此一時彼一時。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位名叫陳軫的謀士。他最初在秦國爲官,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智慧,深受秦王的器重。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秦國的朝堂局勢發生了變化。
當時,張儀也來到了秦國,並且很快得到了秦王更多的信任和青睞。張儀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開始在秦王面前說陳軫的壞話。秦王漸漸地對陳軫產生了懷疑和不滿。陳軫察覺到了這種變化,但他並沒有慌亂,而是冷靜地思考着應對之策。
面對秦王的質問,陳軫不卑不亢地講述了一個故事。他說:“從前,楚國有個人在街市上賣兵器。他先吹噓自己的矛無堅不摧,任何東西都能刺穿;接着又誇讚自己的盾堅不可摧,沒有任何東西能刺破它。有人就問他,那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會怎樣呢?這人就無話可說了。大王您現在聽信張儀的話來懷疑我,這就好像那個既賣矛又賣盾的人一樣,自相矛盾啊。”
秦王聽後,若有所思。但張儀的勢力已然形成,陳軫明白自己在秦國的處境已經大不如前。此一時彼一時,曾經他是秦王的寵臣,如今卻不得不爲自己的未來打算。於是,陳軫決定離開秦國,前往楚國。
在楚國,陳軫同樣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很快得到了楚王的重用。他運用自己的智慧和謀略,爲楚國出謀劃策,幫助楚國在複雜的戰國局勢中站穩了腳跟。
而秦國這邊,雖然張儀一時得勢,但隨着時間的流逝,秦國的政治風向又發生了變化。秦王在經歷了一些事情後,也開始反思自己對陳軫的態度。然而,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陳軫已經在楚國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這個故事深刻地體現了“此一時彼一時”的道理。人生的境遇總是在不斷變化,沒有永遠的順境,也沒有永遠的逆境。我們要學會適應這種變化,在不同的時期採取不同的策略和行動。就像陳軫一樣,當形勢對自己不利時,能夠果斷地做出選擇,尋找新的機會和發展空間。同時,我們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一時的得失所迷惑,以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變幻莫測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
此一時彼一時-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