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大意

成語拼音

cū xīn dà yì

粗心大意成語解釋

粗粗蔬。指做事馬虎,不細心。

典故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學四》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終骨方見髓,使粗心大氣不得。”

成語典故

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進去,他怎得出來?★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回

成語造句

他在考試的時候因爲沒有認真檢查,導致很多原本會做的題目都答錯了,這種粗心大意的毛病一定要改掉。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年輕的書生名叫李明。李明家境殷實,從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一心想着能夠通過科舉考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李明平日裏讀書也算勤奮,對於各種知識都有所涉獵,然而他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粗心大意。 有一次,李明所在的郡縣舉行了一場模擬考試,以檢驗學子們的學習成果。李明信心滿滿地參加了考試,在考場上奮筆疾書,覺得自己發揮得很不錯。然而,當考試成績公佈時,他卻驚呆了。他的成績遠不如他預期的那樣好,仔細一看,原來是他在答題時犯了許多低級錯誤,不是漏寫了關鍵的字句,就是把一些數字給寫錯了。 他的老師看到他的成績後,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李明啊,你雖有才華,但你的粗心大意會讓你錯失很多機會啊。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因爲粗心大意而功虧一簣。就如同那趙括,紙上談兵,自以爲熟讀兵書就能統領大軍,結果在戰場上因粗心大意,不注重實際情況,導致大敗,不僅自己丟了性命,還連累了無數士兵。你可不能重蹈覆轍啊。”李明聽了老師的話,心中十分懊悔,決定要改掉這個壞毛病。 從那以後,李明開始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細心和專注。他在讀書時,會逐字逐句地認真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虛心請教。在做題時,他會反覆檢查,確保沒有任何錯誤。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的粗心大意有了明顯的改善。 終於到了科舉考試的日子,李明懷着忐忑的心情進入了考場。這次,他格外小心謹慎,認真答題,每一道題都仔細思考後再作答。考試結束後,他感覺自己發揮得還不錯。 當放榜的那一天,李明懷着緊張的心情來到了榜前。當他看到自己的名字高高地掛在榜首時,激動得熱淚盈眶。他終於憑藉自己的努力和細心,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李明的故事也成爲了當地的一段佳話,人們都說他是一個知錯能改,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克服缺點的典範。而李明也深知,如果不是當初老師的那番話點醒了他,讓他意識到粗心大意的嚴重性,他可能永遠也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從此之後,李明在仕途上也始終保持着細心和謹慎,最終成爲了一名備受尊敬的官員。這個故事也告誡後人,做事切不可粗心大意,否則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粗心大意-成語圖片

粗心大意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