竄端匿跡

成語拼音

cuàn duān nì jì

竄端匿跡成語解釋

比喻掩蓋事情的真相。

典故出處

《淮南子·人間訓》夫事之所以難知者,以其竄端匿跡,立私於公,倚邪於正,而以勝感人之心者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事情敗露之後,企圖竄端匿跡,卻還是被警方抓獲。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名爲衛國。衛國曾經歷過一段動盪的時期,國內局勢複雜多變。 在衛國的朝堂之上,有一位大臣名叫寧俞。他爲人正直,心懷國家和百姓,一心想要爲衛國的穩定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然而,衛國的宮廷中也存在一些心懷叵測之人,他們爲了自己的私利,常常在暗中策劃陰謀,試圖擾亂國家的正常秩序。 有一次,衛國的國君準備進行一項重要的決策,這關係到國家的未來走向。那些心懷不軌的人便開始蠢蠢欲動,他們想要利用這個機會來實現自己的野心。寧俞察覺到了他們的異動,但這些人非常狡猾,他們將自己的真實意圖隱藏得很深,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端倪。 寧俞深知這些人的手段,他開始祕密地進行調查,試圖找出他們的陰謀。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原來,這些人計劃在國君做出決策之後,暗中操縱局勢,使得國家陷入混亂,然後他們再趁亂謀取更大的權力和利益。 寧俞決定不能讓他們的陰謀得逞,他必須想辦法阻止他們。於是,他更加謹慎地收集證據,同時密切關注着這些人的一舉一動。那些心懷叵測的人也察覺到了寧俞的行動,他們開始感到不安,擔心自己的陰謀會被揭露。 爲了避免被寧俞發現,他們開始想方設法地“竄端匿跡”,試圖掩蓋自己的罪行。他們銷燬證據,改變行動計劃,甚至在表面上做出一副忠誠爲國的樣子。然而,寧俞並沒有被他們的僞裝所迷惑,他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敏銳的洞察力,最終還是識破了他們的陰謀。 在關鍵時刻,寧俞挺身而出,將這些人的陰謀揭露給了國君。國君聽後大怒,立即下令對這些人進行嚴懲。經過這一番波折,衛國的局勢終於穩定下來,國家得以繼續向前發展。 寧俞的行爲得到了百姓和其他大臣的讚揚,他也成爲了衛國曆史上一位備受尊敬的人物。而“竄端匿跡”這個成語也由此流傳下來,用來形容那些試圖隱藏自己的罪行和不良行爲的人。它提醒着人們,在面對複雜的情況時,要保持警惕,善於發現那些隱藏在背後的真相,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只有這樣,才能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保障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竄端匿跡-成語圖片

竄端匿跡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