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奪權
成語拼音
- cuàn wèi duó quán
篡位奪權成語解釋
- 篡奪取,特指臣子奪取君位。奪取君主的位置及其權柄。
典故出處
- 元·尚仲賢《三奪槊》第四折那兇玩很劣,奸滑僥倖,則待篡位奪權。”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那個動盪的時代,一些心懷不軌之人用盡各種陰謀詭計,妄圖篡位奪權,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王朝,局勢動盪不安。皇帝年老體弱,而諸位皇子爲了爭奪皇位,明爭暗鬥,宮廷之中瀰漫着緊張的氣氛。
其中有一位皇子,他野心勃勃,一心想着篡位奪權。他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結交權臣,賄賂宦官,想盡辦法拉攏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這位皇子平日裏裝作一副恭順善良的樣子,騙過了許多人,但他的真實面目只有他的心腹們知曉。他常常在暗中策劃陰謀詭計,試圖陷害其他有競爭力的皇子。
有一次,皇帝病重,皇子覺得機會來了。他一方面在皇帝面前表現得極爲孝順,另一方面卻加緊了自己的行動。他利用自己的勢力,捏造罪名,誣陷一位深受皇帝信任的大臣,導致這位大臣被罷黜。這樣一來,他就掃除了一個重要的障礙。
隨着皇帝的病情日益加重,皇子的行動也越發肆無忌憚。他買通了皇帝身邊的侍從,隨時掌握皇帝的情況。終於,在一個夜晚,皇帝駕崩了。皇子迅速行動起來,他憑藉着之前準備好的力量,控制了宮廷。他假傳聖旨,宣佈自己繼承皇位,而那些反對他的人,都被他以各種罪名處置。
然而,他的篡位奪權行爲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一些忠誠的大臣和將領們對他的行爲極爲不滿,他們暗中聯合起來,準備反抗。
在歷史的記載中,像這樣爲了篡位奪權而不擇手段的事例並不少見。這種行爲違背了道德和倫理,也常常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正如《左傳》中所說:“多行不義必自斃。”這位皇子雖然暫時得逞,但他的統治並不穩固,最終在各方的壓力和反抗下,他的皇位也沒能坐太久,王朝陷入了新的動盪與混亂之中。這個故事也警示着後人,權力應該通過正當的途徑獲得,而不是通過陰謀和暴力來奪取,否則必將自食其果。
篡位奪權-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