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亡繼絕

成語拼音

cún wáng jì jué

存亡繼絕成語解釋

存保存;繼接續。恢復滅亡的國家,延續斷絕了的貴族世家。

典故出處

《論語·堯曰》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公羊傳·僖公十七年》桓公嘗有繼絕存亡之功,故君子爲之諱也。”

成語典故

他是要明王道,辨人事,分明是非善惡不肖,存亡繼絕,補敝起廢,作後世君臣龜鑑。★朱自清《經典常談·史記漢書第九》

成語造句

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努力做到存亡繼絕,讓優秀的文化和傳統得以延續。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局勢動盪不安。 有一個小國名爲衛國,衛國的國君衛文公勵精圖治,努力發展國家。然而,衛國的鄰國邢國卻時常對衛國進行侵擾,兩國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張。 一次,邢國聯合其他國家對衛國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衛國由於國力相對較弱,在戰爭中遭受了重創,百姓流離失所,國家面臨着存亡危機。 就在這關鍵時刻,齊桓公站了出來。齊桓公以其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廣闊的胸懷,決心要幫助衛國度過難關。他率領齊國的大軍,與衛國的軍隊並肩作戰,共同對抗邢國的侵略。 齊桓公深知,衛國雖然暫時處於困境,但它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如果就此滅亡,將會是一種巨大的損失。他秉持着“存亡繼絕”的理念,不僅要幫助衛國保存下來,還要讓它重新恢復生機和活力。 在齊桓公的全力支持下,衛國軍隊逐漸扭轉了戰局,最終成功擊退了邢國的進攻。隨後,齊桓公又積極協助衛國進行戰後重建,提供了大量的物資和人力支持,幫助衛國的百姓重新安居樂業。 衛國在齊桓公的幫助下,得以繼續延續下去,國家逐漸走向繁榮昌盛。而齊桓公這種存亡繼絕的義舉,也受到了其他諸侯國的廣泛讚譽和尊敬。他的聲望如日中天,齊國也因此成爲了當時諸侯國中的霸主。 這件事情被後世廣爲傳頌,成爲了人們津津樂道的一段佳話。“存亡繼絕”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它體現了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懷和對正義的追求,提醒着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境和危機時,要有同情心和責任感,盡力去幫助他人,讓那些瀕臨絕境的事物能夠得以延續和發展。正如齊桓公一樣,他的行爲不僅拯救了衛國,也爲自己贏得了歷史的尊重和讚譽。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這樣的例子,那些秉持着存亡繼絕精神的人,往往能夠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

存亡繼絕-成語圖片

存亡繼絕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