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沙鍋問到底

成語拼音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打破沙鍋問到底成語解釋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典故出處

宋·黃庭堅《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爲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餘,拙者不足。”

成語典故

她爲什麼不回到文工團去?不過我也並非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巴金《團圓》

成語造句

他對這件事充滿好奇,非要搞清楚來龍去脈,簡直就是打破沙鍋問到底。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李明的年輕人,他對知識有着無比的渴望和執着。 李明生活在一個小村莊裏,他聰明好學,但周圍的人常常覺得他有些過於好奇和愛追問。一天,村子裏來了一位雲遊的學者,這位學者知識淵博,講述了許多外面世界的奇妙故事和各種深奧的道理。李明被深深吸引,他不停地向學者提出各種問題,從天文地理到人生哲學,一個接着一個,彷彿不知疲倦。 學者對於李明的提問開始還耐心解答,但隨着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也感到有些招架不住。然而李明卻不管不顧,依舊打破沙鍋問到底,非要弄清楚每一個細節和緣由。學者無奈地笑着說:“你這個年輕人,真是執着得很啊。” 不久後,學者離開了村莊,但李明心中的求知之火卻燃燒得更加旺盛。他決定走出村莊,去外面的世界追尋更多的知識。一路上,他遇到了許多人和事,每遇到一個新的現象或者問題,他都會不遺餘力地去探究,非要搞明白其中的道理。 有一次,他路過一個正在修建橋樑的工地,看到工人們使用各種工具和技術。他好奇地詢問每一個步驟的意義和作用,工人們被他問得不耐煩,但他卻依然堅持不懈。通過不斷地詢問和學習,他竟然掌握了許多建築方面的知識。 李明就這樣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和阻礙,他都不會放棄對知識的追求。他的這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讓他最終成爲了一個備受尊敬的學者,他的名字也被人們傳頌開來。 正如《論語》中所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李明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這種對知識的執着追求。他的故事也告訴我們,在追求真理和知識的道路上,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哪怕會遭遇他人的不理解和嘲笑,也要勇往直前,不斷追問,直到找到答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開拓自己的視野,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打破沙鍋問到底-成語圖片

打破沙鍋問到底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