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凜然

成語拼音

dà yì lǐn rán

大義凜然成語解釋

大義正義;凜然嚴肅、或敬畏的樣子。由於胸懷正義而神態莊嚴,令人敬畏。

典故出處

宋·曹輔《唐顏文忠公新廟記》大義凜然,奮裙首倡。”

成語典故

因想起文丞相和謝先生,一般的大義凜然,使宋室雖亡,猶有餘榮。★清·吳趼人《痛史》第二十二回

成語造句

面對敵人的威脅,他毫無懼色,挺身而出,那大義凜然的姿態令人欽佩。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無數英勇之士以其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書寫下了壯麗的篇章。 南宋末年,蒙古鐵騎縱橫天下,南宋王朝面臨着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文天祥,這位傑出的愛國志士,挺身而出,肩負起了保家衛國的重任。 當時,元軍氣勢洶洶地逼近南宋都城,朝廷上下一片慌亂。許多大臣紛紛出逃,甚至有人主張投降。然而,文天祥卻毫不畏懼,他散盡家財,招募義軍,決心與元軍決一死戰。在戰場上,他身先士卒,率領着義軍奮勇殺敵,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軍事才能。 可惜的是,南宋王朝最終還是覆滅了。文天祥不幸被俘,被押解到了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對文天祥的才華和勇氣十分欽佩,試圖勸降他,許以高官厚祿。但文天祥堅決拒絕,他大義凜然地說道:“我是大宋的臣子,寧死也不會背叛我的祖國!” 忽必烈見文天祥如此堅定,又派了許多人去勸說,但都沒有成功。文天祥在獄中寫下了著名的《正氣歌》,以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和堅定信念。他在詩中寫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這首詩充分體現了他的高尚品格和大義凜然的精神。 最終,忽必烈無奈之下,下令處死文天祥。在刑場上,文天祥面不改色,從容就義。他的大義凜然和愛國精神,成爲了後世子孫敬仰和學習的楷模。 正如《禮記》中所說:“臨難毋苟免。”文天祥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深刻內涵。他在國家危難之際,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勇敢地站出來,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的大義凜然,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那個黑暗的時代,也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在歷史的長河中,文天祥的故事將永遠被傳頌,激勵着後人勇往直前,爲了正義和真理而不懈奮鬥。

大義凜然-成語圖片

大義凜然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