髮上衝冠

成語拼音

fā shàng chōng guàn

髮上衝冠成語解釋

猶言髮上指冠。形容極度憤怒。

典故出處

語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

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秦昭襄王爲得到趙國的和氏璧,便允諾趙惠王以15座城池交換。迫於秦國勢力,趙王派藺相如帶和氏璧去交換,秦王閉口不談城池的事,藺相如用計奪回和氏璧,並怒髮衝冠地說:“如果不以城池交換,我就與和氏璧同歸於盡。”。

成語造句

他聽到這個消息後,頓時怒不可遏,簡直就要髮上衝冠了。

成語故事

在遙遠的戰國時期,有一位名叫藺相如的人。他原本只是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門客,但因其非凡的智慧和勇氣,逐漸嶄露頭角。 當時,趙國得到了一塊珍貴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聞後,便提出用十五座城來交換和氏璧。趙王深知秦國的虎狼之心,擔心秦國只是欺詐,然而又畏懼秦國的強大,不敢直接拒絕。在衆人一籌莫展之際,藺相如挺身而出,自願帶着和氏璧前往秦國交涉。 藺相如到了秦國,將和氏璧獻給秦昭王。秦昭王滿心歡喜地把玩和氏璧,卻隻字不提割城之事。藺相如看出了秦昭王的不軌意圖,心生一計。他謊稱和氏璧上有瑕疵,成功取回了和氏璧。面對秦昭王和秦國羣臣的威逼,藺相如毫無懼色,他緊緊地抱住和氏璧,後退幾步靠近一根柱子,怒目圓睜地說道:“大王若是強行搶奪,我便將這和氏璧撞碎在這柱子上!”秦昭王害怕和氏璧被毀,只好假意答應齋戒五日再行交換之事。 藺相如知道秦昭王不會信守承諾,於是趁着夜色,派手下人偷偷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五日之後,當秦昭王得知和氏璧已被送回趙國,十分惱怒。但藺相如卻不卑不亢地說道:“秦國強大,趙國弱小,大王只需派一名使者到趙國,趙國怎敢不交出和氏璧?我欺騙大王,罪該萬死,但我這樣做也是爲了維護趙國的尊嚴。”秦昭王見藺相如如此大義凜然,也不好發作,最終只得放藺相如返回趙國。 藺相如回到趙國後,趙王對他大加讚賞,封他爲上大夫。後來,秦國攻打趙國,趙王派藺相如隨大將廉頗一同抵禦秦軍。廉頗勇猛無比,但脾氣有些暴躁。他一開始對藺相如有些輕視,認爲他不過是憑藉口舌之利獲得高位。然而藺相如卻始終對廉頗以禮相待,從不計較。 有一次,廉頗的手下在路上遇到藺相如的馬車,廉頗的手下故意攔住藺相如的馬車,藺相如卻吩咐車伕繞道而行。手下人不理解藺相如爲何如此懼怕廉頗,藺相如感慨地說:“我並非懼怕廉將軍,而是秦國之所以不敢輕易攻打趙國,就是因爲有我和廉將軍在。如果我們兩人不和,豈不是給了秦國可乘之機?”廉頗聽聞了藺相如的這番話,羞愧難當。他親自赤着上身,揹着荊條,來到藺相如府上請罪。藺相如急忙扶起廉頗,兩人從此結爲生死之交。 藺相如爲了國家利益,不惜以命相搏,他的勇氣和智慧令人敬佩,真可謂是能讓“髮上衝冠”的豪傑之士。他的事蹟也成爲了千古佳話,流傳至今。

髮上衝冠-成語圖片

髮上衝冠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