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上冲冠

成语拼音

fā shàng chōng guàn

发上冲冠成语解释

犹言发上指冠。形容极度愤怒。

典故出处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成语典故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为得到赵国的和氏璧,便允诺赵惠王以15座城池交换。迫于秦国势力,赵王派蔺相如带和氏璧去交换,秦王闭口不谈城池的事,蔺相如用计夺回和氏璧,并怒发冲冠地说:“如果不以城池交换,我就与和氏璧同归于尽。”。

成语造句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怒不可遏,简直就要发上冲冠了。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蔺相如的人。他原本只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但因其非凡的智慧和勇气,逐渐崭露头角。 当时,赵国得到了一块珍贵的和氏璧,秦昭王听闻后,便提出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和氏璧。赵王深知秦国的虎狼之心,担心秦国只是欺诈,然而又畏惧秦国的强大,不敢直接拒绝。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蔺相如挺身而出,自愿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交涉。 蔺相如到了秦国,将和氏璧献给秦昭王。秦昭王满心欢喜地把玩和氏璧,却只字不提割城之事。蔺相如看出了秦昭王的不轨意图,心生一计。他谎称和氏璧上有瑕疵,成功取回了和氏璧。面对秦昭王和秦国群臣的威逼,蔺相如毫无惧色,他紧紧地抱住和氏璧,后退几步靠近一根柱子,怒目圆睁地说道:“大王若是强行抢夺,我便将这和氏璧撞碎在这柱子上!”秦昭王害怕和氏璧被毁,只好假意答应斋戒五日再行交换之事。 蔺相如知道秦昭王不会信守承诺,于是趁着夜色,派手下人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五日之后,当秦昭王得知和氏璧已被送回赵国,十分恼怒。但蔺相如却不卑不亢地说道:“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只需派一名使者到赵国,赵国怎敢不交出和氏璧?我欺骗大王,罪该万死,但我这样做也是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秦昭王见蔺相如如此大义凛然,也不好发作,最终只得放蔺相如返回赵国。 蔺相如回到赵国后,赵王对他大加赞赏,封他为上大夫。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蔺相如随大将廉颇一同抵御秦军。廉颇勇猛无比,但脾气有些暴躁。他一开始对蔺相如有些轻视,认为他不过是凭借口舌之利获得高位。然而蔺相如却始终对廉颇以礼相待,从不计较。 有一次,廉颇的手下在路上遇到蔺相如的马车,廉颇的手下故意拦住蔺相如的马车,蔺相如却吩咐车夫绕道而行。手下人不理解蔺相如为何如此惧怕廉颇,蔺相如感慨地说:“我并非惧怕廉将军,而是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攻打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如果我们两人不和,岂不是给了秦国可乘之机?”廉颇听闻了蔺相如的这番话,羞愧难当。他亲自赤着上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府上请罪。蔺相如急忙扶起廉颇,两人从此结为生死之交。 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不惜以命相搏,他的勇气和智慧令人敬佩,真可谓是能让“发上冲冠”的豪杰之士。他的事迹也成为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发上冲冠-成语图片

发上冲冠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