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劍作歌

成語拼音

tán jiàn zuò gē

彈劍作歌成語解釋

比喻懷才不遇。

典故出處

唐·李白《行路難·其二》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在人生的低谷中,雖歷經挫折,但並未消沉,而是以一種豁達的態度面對,彷彿那古代彈劍作歌的志士,心懷壯志,堅信未來會有所作爲。

成語故事

在那遙遠的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名叫馮諼的人。他胸懷壯志,卻一直未能找到施展才華的機會。 馮諼生活貧困,爲了生計,他前往孟嘗君的門下尋求一份差事。孟嘗君收留了他,一開始讓他做一些簡單的雜務。馮諼心中有着遠大的抱負,他渴望能夠真正地參與到重要的事務中去。 日子一天天過去,馮諼覺得自己的才能被埋沒,心中頗有不滿。有一天,他倚着柱子彈着自己的劍,唱道:“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聽到了他的歌聲,明白了他的意思,便吩咐手下給他提供更好的食物。然而,過了一段時間,馮諼又彈劍而歌:“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孟嘗君又滿足了他的要求,給他配備了馬車。 可是馮諼並不滿足於此,不久後他再次彈劍作歌:“長鋏歸來乎!無以爲家。”孟嘗君身邊的人都開始對馮諼感到不滿,覺得他貪得無厭。但孟嘗君依然很大度,派人去馮諼的家中看望,並且給他的母親送去了生活物資。 後來,孟嘗君需要派人去他的封地薛邑收債。馮諼主動請求前往,孟嘗君便同意了。到了薛邑,馮諼把所有欠債的人都召集起來,當着他們的面把債券都燒了,說是孟嘗君體諒百姓的困難,免去了他們的債務。百姓們對孟嘗君感激涕零。 當馮諼回來向孟嘗君覆命時,孟嘗君很是不解。馮諼解釋道:“我這是爲您買了‘義’回來呀。”孟嘗君雖然不太理解,但也沒有過多責怪他。 後來,孟嘗君在齊國的地位受到了威脅,他不得不前往薛邑。當他到達薛邑時,百姓們都出城熱烈歡迎他,孟嘗君這才明白馮諼之前所做的一切的意義。此時,他對馮諼的遠見卓識和智慧深感欽佩。 馮諼以他獨特的方式,通過彈劍作歌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和期望,最終展現出了自己非凡的才能和智慧。他爲孟嘗君出謀劃策,幫助孟嘗君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站穩腳跟。 從馮諼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才華的人在未得到施展機會時,也會通過各種方式來爭取自己的權益和機會。而真正有眼光的領導者,能夠理解和包容這些行爲,善於發現和利用人才的潛力。彈劍作歌,看似簡單的行爲,卻蘊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智慧,讓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領悟到人才與機遇的微妙關係。

彈劍作歌-成語圖片

彈劍作歌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