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德齊禮
成語拼音
- dǎo dé qí lǐ
導德齊禮成語解釋
- 指用道德誘導,用禮教整頓,讓百姓歸服。
典故出處
- 先秦·孔子《論語·爲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成語典故
- 所謂陷人以罪,恐非導德齊禮之義。★《舊唐書·裴矩傳》
成語造句
- 社會的進步需要每一個人共同努力,以實現人人行爲規範,導德齊禮,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叫衛國。當時衛國的國君衛靈公雖然有一定的治國才能,但國內的風氣卻並不十分良好。
在衛國的都城內,人們的行爲舉止各異,道德規範也較爲混亂。一些人只注重個人利益,而忽略了對他人的尊重和對社會秩序的維護。
這時候,衛國出現了一位智者名叫孔圉。孔圉知識淵博,他深知國家要繁榮昌盛,必須要有良好的道德風尚和規範的禮儀制度。他決定挺身而出,努力引導人們走向正確的道德之路,讓大家都能做到導德齊禮。
孔圉開始在市井之間宣揚道德的重要性,他引用古代聖賢的事例,講述他們如何憑藉高尚的品德贏得人們的尊重和敬仰。他說:“古人云,德者,本也;禮者,行之規範也。只有具備良好的道德,遵循恰當的禮儀,我們的社會才能和諧有序。”
他親自教導人們如何尊老愛幼,如何在人際交往中保持禮貌和謙遜。他告訴大家,見到長輩要恭敬行禮,與朋友相處要真誠守信。漸漸地,一些人被他的話語所打動,開始改變自己的行爲。
孔圉還向衛靈公進言,建議他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道德教育和禮儀規範。衛靈公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採納他的建議。於是,一系列的措施被實施起來,學校裏開始加強道德課程的教育,公共場所也張貼出了關於禮儀的標語。
隨着時間的推移,衛國的社會風氣有了顯著的改善。人們之間的爭吵和衝突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相互尊重和幫助。大家都以遵守道德和禮儀爲榮,整個國家呈現出一派祥和的景象。
孔圉的努力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和讚揚,他的事蹟也被後世所傳頌。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導德齊禮的真正意義,讓人們明白道德和禮儀對於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重要性。
正如《論語》中所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只有通過道德的引導和禮儀的規範,才能讓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自覺地遵守社會秩序,從而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衛國在孔圉的影響下,走上了一條更加繁榮和進步的道路,成爲了周邊國家效仿的榜樣。而導德齊禮這個成語,也成爲了人們追求高尚品德和良好禮儀的象徵,激勵着後人不斷努力前行。
導德齊禮-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