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償喪

成語拼音

dé bù cháng sàng

得不償喪成語解釋

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同得不償失”。

典故出處

金·王若虛《進士彭子升墓誌》晚登一第,則到官未滿而亡,僅予隨奪,得不償喪。”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卻得到這樣的結果,真可謂得不償喪。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國家,國王野心勃勃,妄圖擴張領土,獲取更多的財富和權力。他不顧大臣們的勸阻,執意發動了一場又一場的戰爭。 一開始,軍隊在戰場上連連取勝,佔領了不少土地。國王欣喜若狂,覺得自己的決策無比正確,於是更加肆無忌憚地繼續征戰。然而,隨着戰爭的持續,國家的資源被大量消耗,百姓們生活困苦不堪,怨聲載道。 同時,周邊的其他國家也感受到了威脅,他們聯合起來對抗這個貪婪的國王。戰爭變得越發艱難和殘酷,國王的軍隊開始遭遇失敗,傷亡慘重。 爲了維持戰爭,國王不斷加重百姓的賦稅,導致民不聊生。國內的經濟陷入崩潰,社會動盪不安。而在戰場上,儘管士兵們依然奮勇作戰,但無奈形勢已經發生了逆轉。 最終,經過漫長而痛苦的掙扎,國王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失敗,撤回了軍隊。他回首這場戰爭,發現自己所得到的那些土地和財富,遠遠無法彌補國家和人民所遭受的損失。百姓們失去了親人,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社會秩序混亂。 這個國王爲了自己的私慾,不顧一切地追求,最終落得個得不償失的下場。就如同歷史上許多類似的事例一樣,過度的貪婪和不理智的行爲,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後果。就像《漢書·食貨志下》中所記載的:“用度不足,數橫賦斂,民俞貧困。常苦枯旱,亡有平歲,谷賈翔貴。民一股股慄,或枯死於道,以貧窶自免者比比焉。”這充分說明了過度的索取和不恰當的行爲會給民衆帶來巨大的痛苦和損失。而這個國王的行爲,也警醒着後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要懂得權衡利弊,不可因一時的衝動和貪婪而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無法挽回的災難。

得不償喪-成語圖片

得不償喪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